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临床学论文--针灸疗法临床应用论文--内科论文

针刺高血压患者太冲配伍太溪穴的fMRI脑功能成像研究

摘要第3-12页
ABSTRACT第12-25页
前言第30-33页
第一章 文献研究第33-53页
    1 中医对原发性高血压的认识第33-38页
        1.1 古医籍记载第33-35页
        1.2 病因病机认识第35-37页
        1.3 辨证分型第37页
        1.4 中医治疗第37-38页
    2 现代医学对原发性高血压的认识第38-42页
        2.1 病因和发病机制第38-42页
        2.2 治疗第42页
    3 腧穴配伍研究概况第42-47页
        3.1 古代腧穴配伍概述第43-44页
        3.2 腧穴配伍作用研究第44-47页
    4 针刺的fMRI研究第47-53页
        4.1 针刺fMRI研究的实验设计第47-48页
        4.2 经穴效应特异性研究第48-49页
        4.3 针刺治病机理研究第49-50页
        4.4 腧穴配伍效应机制研究第50-53页
第二章 临床观察第53-73页
    1 研究对象第53-55页
        1.1 病例来源第53页
        1.2 诊断标准第53页
        1.3 纳入标准第53-54页
        1.4 排除标准第54-55页
        1.5 中止试验标准第55页
        1.6 剔除与脱落标准第55页
        1.7 剔除与脱落病例处理第55页
        1.8 意外情况记录及处理第55页
    2 研究方法第55-58页
        2.1 随机分组第55-56页
        2.2 盲法第56页
        2.3 干预措施第56-57页
        2.4 观察指标第57-58页
        2.5 统计学处理第58页
    3 研究结果第58-66页
        3.1 基线数据比较第58-60页
        3.2 三组观察指标比较第60-66页
        3.3 不良反应第66页
    4 讨论第66-73页
        4.1 针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概述第66-69页
        4.2 选穴依据第69-70页
        4.3 针刺太冲配伍太溪对EH患者血压的影响第70-71页
        4.4 针刺太冲配伍太溪对EH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第71-72页
        4.5 针刺太冲配伍太溪对EH患者阴虚阳亢量症状的影响第72-73页
第三章 Rs-fMRI研究第73-108页
    1 研究对象第73页
        1.1 病例来源第73页
        1.2 诊断标准第73页
        1.3 纳入标准第73页
        1.4 排除标准第73页
        1.5 中止试验标准第73页
        1.6 剔除与脱落标准第73页
    2 研究方案第73-75页
        2.1 研究分组第73页
        2.2 针刺干预第73-74页
        2.3 血压测量第74页
        2.4 Rs-fMRI扫描方案第74-75页
    3 数据处理及统计方法第75-76页
        3.1 预处理第75-76页
        3.2 统计分析第76页
    4 结果第76-97页
        4.1 一般资料第76页
        4.2 各组受试者不同时间点的ALFF和ReHo组内比较第76-86页
        4.3 三组受试者针刺后和疗程后组间的ALFF和ReHo比较第86-91页
        4.4 三组受试者疗程后组间的ALFF和Rello比较第91-97页
    5 讨论第97-108页
        5.1 腧穴配伍作用机制的研究方法选择与设计第97-99页
        5.2 与血压相关脑区分析第99页
        5.3 不同时间点三种干预措施对EH患者脑功能成像的影响第99-104页
        5.4 不同干预方式间脑功能成像结果比较第104-106页
        5.5 针刺太冲配伍太溪调节血压的脑功能网络模式初探第106-108页
第四章 小结第108-110页
    全文结论第108页
    创新点第108-109页
    不足之处第109-110页
参考文献第110-121页
附录第121-131页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第131-133页
致谢第133-134页

论文共13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鼠妇镇痛抗炎作用、物质基础及质量控制的实验研究
下一篇:甘蓝型油菜响应干旱胁迫的表达谱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