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复合材料论文--非金属复合材料论文

三维织造层间增强的纤维棒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

致谢第4-5页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1 引言第13-15页
2 绪论第15-32页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29页
        2.1.1 试验研究第15-18页
        2.1.2 细观力学模型研究第18页
        2.1.3 刚度性能的理论分析研究第18-24页
        2.1.4 刚度性能的数值仿真研究第24-27页
        2.1.5 强度性能研究第27-29页
    2.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9-32页
3 三维织造层间增强的纤维棒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计算模型第32-65页
    3.1 引言第32页
    3.2 刚度性能计算模型第32-52页
        3.2.1 单向复合材料的刚度第32-33页
        3.2.2 Eshelby-Mori-Tanaka等效夹杂理论第33-37页
        3.2.3 刚度性能计算第37-52页
    3.3 交叉型织造纤维束力学分析模型第52-56页
        3.3.1 平面几何模型第52-53页
        3.3.2 纤维束梁单元分析模型第53-55页
        3.3.3 纤维束内部的应力分布第55-56页
    3.4 预制件变形研究第56-63页
        3.4.1 织造结构变形原理第57-58页
        3.4.2 纤维棒受纤维张紧力作用变形建模第58-63页
        3.4.3 预制体变形控制第63页
    3.5 本章小结第63-65页
4 三维织造层间增强的纤维棒复合材料刚度性能数值模拟第65-91页
    4.1 引言第65页
    4.2 三维织造工艺与复合材料的刚度性能第65-76页
        4.2.1 三维织造工艺第65-66页
        4.2.2 代表性单元几何模型第66-68页
        4.2.3 有限元模型第68页
        4.2.4 模型离散及周期性边界条件第68-70页
        4.2.5 组分材料属性设定第70-71页
        4.2.6 弹性常数预报第71页
        4.2.7 纱线填充因子对复合材料弹性常数的影响第71-73页
        4.2.8 代表性单元应力分布第73-76页
    4.3 纤维束的扭曲效应及对三维织造复合材料刚度性能的影响第76-90页
        4.3.1 预制件纱线的扭曲第76-77页
        4.3.2 扭曲纱线几何构型及基本参数第77-78页
        4.3.3 随机函数理论第78-81页
        4.3.4 纤维束强度以及失效准则第81-83页
        4.3.5 有限元模型第83-84页
        4.3.6 扭曲对单纤维束弹性常数和拉伸性能的影响第84-86页
        4.3.7 扭曲对三维织造复合材料弹性常数的影响第86-88页
        4.3.8 扭曲对三维织造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第88-90页
    4.4 本章小结第90-91页
5 三维织造层间增强的纤维棒复合材料强度性能及损伤分析第91-132页
    5.1 引言第91-92页
    5.2 单向拉伸强度及损伤分析模型第92-112页
        5.2.1 材料损伤初始准则及损伤演化模型第92-98页
        5.2.2 有限元模型及计算过程第98-99页
        5.2.3 三维织造复合材料单向拉伸强度性能第99-102页
        5.2.4 三维织造复合材料损伤演化分析第102-110页
        5.2.5 界面强度对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第110-112页
    5.3 三维织造层间增强的纤维棒复合材料单向压缩损伤分析第112-117页
        5.3.1 失效准则第112-113页
        5.3.2 损伤演化准则第113-114页
        5.3.3 三维织造复合材料压缩损伤演化第114-117页
    5.4 三维织造复合材料低速冲击损伤分析第117-131页
        5.4.1 瞬时有限元分析及其动力学方程第117-120页
        5.4.2 冲击损伤判据及材料失效退化第120-121页
        5.4.3 三维织造复合材料数低速冲击损伤分析第121-128页
        5.4.4 单纤维束复合材料低速冲击损伤分析第128-131页
    5.5 本章小结第131-132页
6 三维织造层间增强的纤维棒复合材料实验研究第132-147页
    6.1 引言第132页
    6.2 实验的准备第132-135页
        6.2.1 实验设备第132-133页
        6.2.2 组分材料性能第133-134页
        6.2.3 试验件几何参数第134-135页
    6.3 三维织造层间增强的纤维棒复合材料刚度性能实验第135-140页
        6.3.1 材料弹性常数的测试第135-138页
        6.3.2 拉伸应变测试实验第138-140页
    6.4 单向拉伸强度性能实验第140-144页
        6.4.1 纤维棒阵列间距与拉伸强度关系第140-141页
        6.4.2 不同织造方案复合材料横向拉伸性能第141-142页
        6.4.3 试样拉伸失效模式第142-144页
    6.5 单向压缩性能实验第144-146页
    6.6 本章小结第146-147页
7 结论第147-151页
参考文献第151-161页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第161-165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65页

论文共1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型有机半导体微/纳米线的制备及应用
下一篇:生物分子—金簇杂化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环境、生物医学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