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硅酸盐工业论文--陶瓷工业论文--基础理论论文

SBT-NBT-KBT压电陶瓷的制备与性能的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8-26页
    1.1 压电陶瓷发展概述第8-9页
    1.2 无铅压电陶瓷研究进展第9-21页
        1.2.1 铌酸盐系列无铅压电陶瓷第10-13页
        1.2.2 钛酸铋钠系列无铅压电陶瓷第13-14页
        1.2.3 铋层状结构无铅压电陶瓷第14-21页
    1.3 MBi_4Ti_4O_(15)系无铅压电陶瓷研究内容第21-25页
    1.4 课题意义及内容第25-26页
第2章 实验过程及性能测试第26-36页
    2.1 实验原料及设备第26-27页
    2.2 制备工艺过程第27-32页
        2.2.1 原料称量及混合第28页
        2.2.2 预烧合成第28-29页
        2.2.3 造粒成型第29-31页
        2.2.4 烧结第31页
        2.2.5 极化第31-32页
    2.3 性能测试第32-36页
        2.3.1 体积密度第32-33页
        2.3.2 物相分析与显微结构分析第33页
        2.3.3 相对介电常数与介电损耗第33页
        2.3.4 压电系数d33第33-34页
        2.3.5 机电耦合系数第34页
        2.3.6 居里温度Tc第34-36页
第3章 SrBi_4Ti_4O_(15)、Na_(0.5)Bi_(4.5)Ti_4O_(15)和K_(0.5)Bi_(4.5)Ti_4O_(15)的复合第36-50页
    3.1 配方的确定第36-44页
        3.1.1 物相分析第36-38页
        3.1.2 显微结构分析第38-39页
        3.1.3 压电介电性能第39-44页
    3.2 工艺优化第44-48页
        3.2.1 合成温度对陶瓷样品性能的影响第44-46页
        3.2.2 烧结温度对陶瓷样品性能的影响第46-47页
        3.2.3 极化工艺对陶瓷样品性能的影响第47-48页
    3.3 本章小结第48-50页
第4章 掺杂对Sr_(0.9)((Na_(0.76)K_(0.24))_(0.5)Bi_(0.5))0.1Bi_4Ti_4O_(15)压电陶瓷性能的影响第50-66页
    4.1 CeO_2掺杂对Sr_(0.9)((Na_(0.76)K_(0.24))_(0.5)Bi_(0.5))_(0.1)Bi_4Ti_4O_(15)压电性能的影响第50-56页
        4.1.1 不同CeO_2含量的陶瓷样品物相分析第50-51页
        4.1.2 不同CeO_2含量的陶瓷样品显微结构分析第51-52页
        4.1.3 不同CeO_2含量的陶瓷样品压电性能分析第52-53页
        4.1.4 不同CeO_2含量的陶瓷样品介电性能分析第53-55页
        4.1.5 不同CeO_2含量的陶瓷样品退极化分析第55-56页
    4.2 Co_2O_3掺杂对Sr_(0.9)((Na_(0.76)K_(0.24))_(0.5)Bi_(0.5))0.1Bi_4Ti_4O_(15)压电性能的影响第56-63页
        4.2.1 不同Co_2O_3含量的陶瓷样品物相分析第56-57页
        4.2.2 不同Co_2O_3含量的陶瓷样品显微结构分析第57-60页
        4.2.3 不同Co_2O_3含量的陶瓷样品压电性能分析第60-61页
        4.2.4 不同Co_2O_3含量的陶瓷样品介电性能分析第61-62页
        4.2.5 不同Co_2O_3含量的陶瓷样品退极化分析第62-63页
    4.3 本章小结第63-66页
第5章 结论第66-68页
参考文献第68-76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76-78页
致谢第78-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RBSA的多晶硅生产装置安全工程的分析研究
下一篇:磷酸钙的化学沉淀法工艺优化及老化过程晶型转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