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

江苏省小城镇规划用地指标适应性探讨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5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1 江苏省长期粗放式发展的现实第11页
        1.1.2 规划用地指标有效导控城市发展第11页
        1.1.3 走向“复杂化”的规划指标应用困惑第11-12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2页
        1.2.1 研究目的第12页
        1.2.2 研究意义第12页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2-14页
        1.3.1 研究内容第12-13页
        1.3.2 研究方法第13-14页
    1.4 研究技术路线第14-15页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第15-19页
    2.1 国际相关研究第15-16页
    2.2 国内相关研究第16-17页
    2.3 相关理论研究第17-18页
        2.3.1 人地关系协调理论第17页
        2.3.2 可持续发展第17-18页
    2.4 本章小结第18-19页
第三章 江苏省小城镇规划用地指标适应性理论第19-23页
    3.1 相关概念界定第19-20页
        3.1.1 小城镇第19页
        3.1.2 规划用地指标概念第19-20页
    3.2 小城镇规划用地指标适应性评价的内容第20-22页
        3.2.1 适应性概念第20-21页
        3.2.2 适应性内涵第21页
        3.2.3 适应性评价的必要性第21页
        3.2.4 适应性评价的内容第21-22页
    3.3 本章小结第22-23页
第四章 江苏省小城镇规划用地指标适应性分析第23-51页
    4.1 论规划用地指标的有效性第23-41页
        4.1.1 标准的要求第23-25页
        4.1.2 江苏省小城镇现状人均建设用地与标准对比第25-27页
        4.1.3 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实现路径第27-41页
    4.2 论指标结构比例的合理性第41-47页
        4.2.1 标准的要求第41页
        4.2.2 江苏省小城镇四项建设用地结构关系第41-42页
        4.2.3 规划建设用地结构实现路径探索第42-47页
    4.3 论土地持续利用的功效性第47-49页
        4.3.1 江苏省小城镇经济发展与人均建设用地比较第47-49页
        4.3.2 江苏省小城镇持续供地路径探索第49页
    4.4 本章小结第49-51页
第五章 江苏省小城镇规划用地指标建议第51-66页
    5.1 规划用地指标应差别化设置第51-62页
        5.1.1 江苏省小城镇人地关系特点总结第51-57页
        5.1.2 规划用地指标建议第57-62页
    5.2 江苏省小城镇居住、工业用地比例应调整第62-63页
        5.2.1 江苏省小城镇建设用地结构特点总结第62页
        5.2.2 建设用地结构建议第62-63页
    5.3 现阶段江苏省小城镇仍持续增量发展第63-65页
        5.3.1 江苏省小城镇人地平衡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第63页
        5.3.2 江苏省小城镇发展建议第63-65页
    5.4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6-69页
    6.1 总结第66-68页
    6.2 展望第68-69页
致谢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3页
附录第73-84页
作者简介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兰州黄河南岸滨水景观中的地域文化应用研究--以水车博览园为例
下一篇:无锡新区绿化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