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1章 离婚经济补偿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9-15页 |
1.1 离婚经济补偿制度的存废之争 | 第9-10页 |
1.2 离婚经济补偿的依据 | 第10-15页 |
1.2.1 经济基础:家务劳动的价值 | 第11-12页 |
1.2.2 法理基础:婚姻家庭领域的公正 | 第12-13页 |
1.2.3 社会基础:乡土社会的秩序 | 第13-15页 |
第2章 离婚经济补偿制度司法适用现状 | 第15-25页 |
2.1 离婚经济补偿制度实务考察 | 第15-18页 |
2.1.1 数据梳理 | 第15-16页 |
2.1.2 案例 | 第16-17页 |
2.1.3 制度停留在书面上 | 第17-18页 |
2.2 现状的反思 | 第18-25页 |
2.2.1 补偿条件限于分别财产制过于苛刻 | 第18-20页 |
2.2.2 补偿范围限于家务劳动及协助另一方工作,范围窄,限制了权利的行使 | 第20-22页 |
2.2.3 补偿标准缺乏评价理论,制约了制度的价值发挥 | 第22-25页 |
第3章 离婚经济补偿相关制度的比较法研究 | 第25-33页 |
3.1 大陆法系国家 | 第25-28页 |
3.1.1 法国补偿性给付制度 | 第25-26页 |
3.1.2 德国离婚配偶的抚养及供给的均衡 | 第26-28页 |
3.2 英美法系国家 | 第28-30页 |
3.2.1 英国辅助性救济、离婚后抚养 | 第28-29页 |
3.2.2 美国离婚财产公平分割法、补偿性配偶抚养 | 第29-30页 |
3.3 域外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第30-33页 |
第4章 离婚经济补偿制度的完善 | 第33-43页 |
4.1 放宽离婚经济补偿的条件、范围 | 第33页 |
4.1.1 允许实行夫妻财产共同所有制的情形提起经济补偿 | 第33页 |
4.1.2 允许以机会丧失或支持对方深造为由提起经济补偿 | 第33页 |
4.2 充实离婚经济补偿的方式 | 第33-36页 |
4.2.1 扩大补偿方式 | 第34-36页 |
4.2.2 赋予当事人自由选择权 | 第36页 |
4.3 补偿标准 | 第36-43页 |
4.3.1 补偿数额的确定 | 第36-38页 |
4.3.2 具体案件中权利义务平衡的考量 | 第38-43页 |
结语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附录 | 第48-54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