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基于运行模式改进的反渗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1章 绪论第8-24页
    1.1 膜分离技术的发展第9-13页
        1.1.1 微滤、超滤、纳滤的原理与应用现状第9-10页
        1.1.2 国内外反渗透技术发展概况第10-11页
        1.1.3 反渗透技术的应用现状第11-13页
    1.2 反渗透技术的基本原理第13-14页
    1.3 浓差极化现象第14-18页
        1.3.1 基本传质机制第15-16页
        1.3.2 浓差极化现象的实验研究第16-17页
        1.3.3 浓差极化现象数学模型的研究第17-18页
    1.4 膜污染现象第18-19页
    1.5 反渗透系统脱盐过程能耗研究第19-21页
    1.6 反渗透系统的闭路循环模式第21-22页
    1.7 研究目的与内容第22-24页
        1.7.1 研究目的第22页
        1.7.2 研究内容第22页
        1.7.3 技术路线第22-24页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24-28页
    2.1 卷式反渗透中试试验第24-25页
        2.1.1 实验地点与装置第24页
        2.1.2 原料液性质第24-25页
        2.1.3 实验分析方法第25页
    2.2 沼液浓缩中试试验第25-28页
        2.2.1 实验地点与装置第25-26页
        2.2.2 沼液性质第26-27页
        2.2.3 实验分析方法第27-28页
第3章 运行模式改进对反渗透系统能耗的削减第28-41页
    3.1 分级过滤模式对反渗透系统能耗削减的理论分析第28-36页
        3.1.1 单级直接过滤模式与热力学最小能耗第28-30页
        3.1.2 分级直接过滤模式第30-32页
        3.1.3 浓缩液闭路循环过滤模式第32-34页
        3.1.4 三种运行模式的对比第34-36页
    3.2 中试试验验证第36-39页
        3.2.1 实验设计第36-38页
        3.2.2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38-39页
    3.3 本章小结第39-41页
第4章 不同运行模式削减反渗透系统能耗原理分析第41-56页
    4.1 节能潜力分析第41-45页
        4.1.1 热力学最小能耗第42页
        4.1.2 运行模式构型所需能量第42-43页
        4.1.3 产生膜通量所需的能量第43-44页
        4.1.4 克服系统损耗所需的能量第44-45页
    4.2 单级直接过滤模式第45-46页
    4.3 分级直接过滤模式第46-49页
    4.4 闭路循环过滤模式第49-52页
    4.5 不同运行模式的压力组成对比第52-54页
    4.6 本章小结第54-56页
第5章 循环过滤反渗透系统处理沼液应用研究第56-73页
    5.1 研究背景第56-60页
        5.1.1 沼液的性质与处理处置方法第57-58页
        5.1.2 碟管式反渗透(DTRO)技术简介和发展现状第58-60页
    5.2 中试试验设计第60-61页
    5.3 沼液预处理第61-62页
    5.4 DTRO系统运行性能第62-66页
        5.4.1 膜通量第62-64页
        5.4.2 脱盐率第64-66页
    5.5 沼液浓缩运行参数第66-68页
    5.6 循环浓缩实验第68-69页
    5.7 DTRO系统浓缩沼液经济成本分析第69-71页
    5.8 本章小结第71-73页
第6章 结论与建议第73-75页
    6.1 结论第73-74页
    6.2 建议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81页
致谢第81-83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污染物排放与产业结构相关性日中比较研究
下一篇:济南某热电厂化学废水处理与回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