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高层建筑转换层方案的选择与分析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引言 | 第9页 |
1.2. 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概述 | 第9-13页 |
1.2.1. 转换层的分类 | 第9-12页 |
1.2.2. 转换层的功能与作用 | 第12页 |
1.2.3. 转换层的设计要点 | 第12-13页 |
1.3. 转换结构的研究概况 | 第13-14页 |
1.4. 转换结构的发展趋势 | 第14-16页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转换层设计的理论基础 | 第17-31页 |
2.1. 转换结构的受力特点 | 第17-19页 |
2.2. 转换结构的抗震设计 | 第19-24页 |
2.2.1. 抗震设计的原则 | 第19-20页 |
2.2.2. 结构抗震验算 | 第20-23页 |
2.2.3. 抗震设防分类及标准 | 第23-24页 |
2.3. 关于建筑不规则的判定 | 第24-27页 |
2.3.1. 建筑规则结构的重要性 | 第24-25页 |
2.3.2. 不规则建筑结构的限定 | 第25-26页 |
2.3.3. 不规则程度的区分 | 第26-27页 |
2.4. 转换结构设计的一般规定 | 第27-31页 |
2.4.1. 关于结构布置的规定 | 第27页 |
2.4.2. 关于转换层楼盖结构的规定 | 第27-28页 |
2.4.3. 构造规定 | 第28-31页 |
第三章 工程概况与设计参数 | 第31-35页 |
3.1. 工程概况 | 第31页 |
3.2. 设计依据 | 第31页 |
3.3. 建筑分类等级 | 第31-32页 |
3.4. 主要荷载取值 | 第32-33页 |
3.5. 主要结构材料 | 第33页 |
3.6. 结构分析程序 | 第33-35页 |
第四章 转换层的设计与分析 | 第35-55页 |
4.1. 建筑平面设计 | 第35页 |
4.2. 转换结构设计 | 第35-37页 |
4.2.1. 转换结构形式的确定 | 第35页 |
4.2.2. 转换层结构方案设计 | 第35-37页 |
4.3. 计算结果判断与方案调整 | 第37-41页 |
4.3.1. 结构计算结果的判断 | 第37-38页 |
4.3.2. 转换层结构方案调整 | 第38-40页 |
4.3.3. 配筋的分析和调整 | 第40-41页 |
4.4. 局部转换与整体转换的对比分析 | 第41-53页 |
4.4.1. 自振周期以及周期比 | 第41-42页 |
4.4.2. 侧向刚度与侧向位移 | 第42-47页 |
4.4.3.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 | 第47-49页 |
4.4.4. 结构整体稳定验算 | 第49-50页 |
4.4.5. 楼层抗剪承载力及承载力比值 | 第50-52页 |
4.4.6. 剪重比及有效质量系数 | 第52-53页 |
4.5. 计算结果分析 | 第53-54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五章 结构设计优化 | 第55-60页 |
5.1. 结构设计优化建议 | 第55-56页 |
5.2. 结构优化方案设计 | 第56-57页 |
5.3. 结构优化方案分析 | 第57-59页 |
5.3.1. 侧向刚度 | 第57页 |
5.3.2. 侧向位移角 | 第57-58页 |
5.3.3. 结构地震反应 | 第58-5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附录A 建筑平面布置图 | 第65-67页 |
附录B 结构平面布置图 | 第67-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