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印中的插入删节错误处理方法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10页 |
1.2 研究现状与分析 | 第10-12页 |
1.2.1 网络主动流水印技术 | 第10-11页 |
1.2.2 插入和删节错误 | 第11-12页 |
1.2.3 可纠插入删节错误的流水印方案 | 第12页 |
1.3 论文主要工作及内容安排 | 第12-14页 |
第2章 主动流水印方案及存在的问题 | 第14-31页 |
2.1 典型的网络主动流水印方案 | 第14-22页 |
2.1.1 基于流速率的流水印方案 | 第14-16页 |
2.1.2 基于流时间时隙分割的流水印方案 | 第16-19页 |
2.1.3 基于包时间的流水印方案 | 第19-22页 |
2.2 插入删节信道模型 | 第22-25页 |
2.2.1 二进制插入删节替代信道 | 第22-23页 |
2.2.2 网络中插入删节信道模型 | 第23-25页 |
2.2.3 两种插入删节信道比较 | 第25页 |
2.3 DM构造 | 第25-30页 |
2.3.1 DM构造基本原理 | 第25-27页 |
2.3.2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27-30页 |
2.4 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基于前后向译码算法的流水印方案 | 第31-49页 |
3.1 流水印整体方案 | 第31-32页 |
3.2 IDS编码器 | 第32-33页 |
3.3 QIM编译码器 | 第33页 |
3.4 IDS译码器 | 第33-47页 |
3.4.1 隐马尔可夫模型(HMM) | 第34-36页 |
3.4.2 前后向译码算法 | 第36-45页 |
3.4.3 与DM构造中前后向算法对比 | 第45-47页 |
3.5 通信关系判决 | 第47-48页 |
3.6 小结 | 第48-49页 |
第4章 基于流水印的分布式多流追踪方法 | 第49-62页 |
4.1 多流追踪基本流程 | 第49-50页 |
4.2 基于比特级重复码的流水印方案 | 第50-54页 |
4.2.1 系统整体方案 | 第50-51页 |
4.2.2 比特级重复码编码及稀疏化 | 第51-52页 |
4.2.3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52-54页 |
4.3 基于符号级重复码的流水印方案 | 第54-61页 |
4.3.1 系统整体方案 | 第54-55页 |
4.3.2 符号级稀疏化 | 第55-56页 |
4.3.3 符号级IDS译码器 | 第56-59页 |
4.3.4 符号级重复码译码 | 第59-60页 |
4.3.5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60-61页 |
4.4 小结 | 第61-62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0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