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一章 研究背景和文献综述 | 第12-51页 |
第一节 结直肠癌研究进展 | 第12-37页 |
1.1 结直肠癌现状 | 第12-13页 |
1.2 结直肠癌概述 | 第13-17页 |
1.3 肠干细胞 | 第17-21页 |
1.4 肿瘤干细胞的致癌作用 | 第21-24页 |
1.5 结直肠癌相关信号通路研究 | 第24-32页 |
1.6 结直肠癌动物模型 | 第32-37页 |
第二节 UHRF2基因研究背景 | 第37-42页 |
2.1 Uhrf2基因概述 | 第37-38页 |
2.2 UHRF2参与细胞周期调控 | 第38-39页 |
2.3 UHRF2参与表观遗传修饰 | 第39-40页 |
2.4 UHRF2与癌症 | 第40-42页 |
第三节 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技术概述 | 第42-51页 |
3.1 CRISPR/Cas9原理 | 第42-44页 |
3.2 Cas9蛋白结构 | 第44-46页 |
3.3 Cas9和成熟的gRNA形成复合体寻找PAM | 第46-47页 |
3.4 CRISPR/Cas9脱靶 | 第47-48页 |
3.5 CRISPR/Cas9技术的构建基因敲除动物流程 | 第48页 |
3.6 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技术的应用 | 第48-51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51-70页 |
第一节 实验材料 | 第51-57页 |
1.1 实验动物 | 第51页 |
1.2 实验仪器 | 第51-52页 |
1.3 试验耗材 | 第52页 |
1.4 实验药品和试剂盒 | 第52-53页 |
1.5 主要抗体 | 第53页 |
1.6 主要试剂及配方 | 第53-57页 |
第二节 试验方法 | 第57-69页 |
2.1 提取基因组DNA | 第57页 |
2.2 常规PCR | 第57-58页 |
2.3 提取RNA | 第58-59页 |
2.4 RNA反转cDNA | 第59页 |
2.5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 第59-60页 |
2.6 克隆载体的构建 | 第60-62页 |
2.7 苏木精-伊红染色 | 第62-63页 |
2.8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 第63-64页 |
2.9 胚胎显微注射 | 第64-65页 |
2.10 Western Blot (WB) | 第65-68页 |
2.11 b-galactosidase (LacZ)染色 | 第68-69页 |
第三节 主要使用的网站与软件 | 第69-70页 |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70-96页 |
第一节 使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APC~(MIN/+) UHRF2~(-/-)小鼠 | 第70-78页 |
1.1 引言 | 第70-71页 |
1.2 敲除Uhrf2基因的靶点设计 | 第71-72页 |
1.3 Uhrf2的F0代Founder鉴定 | 第72-73页 |
1.4 Uhrf2基因突变分析 | 第73-74页 |
1.5 F1代获得Uhrf2基因敲除小鼠及其鉴定 | 第74-75页 |
1.6 获得Apc~(Min/+) Uhrf2~(-/-)小鼠 | 第75-76页 |
1.7 小结与讨论 | 第76-78页 |
第二节 UHRF2在小鼠肠道中的表达分析及UHRF2敲除后对肠道发育的影响 | 第78-85页 |
2.1 引言 | 第78页 |
2.2 Uhrf2基因在小鼠的小肠和结肠中表达情况 | 第78-80页 |
2.3 Uhrf2敲除后对小鼠小肠发育的影响 | 第80-83页 |
2.4 小结与讨论 | 第83-85页 |
第三节 UHRF2基因在小鼠肠炎肠癌中的作用 | 第85-96页 |
3.1 引言 | 第85-86页 |
3.2 Uhrf2敲除不影响小鼠肠炎的发生和组织修复 | 第86-87页 |
3.3 Uhrf2敲除能抑制肠肿瘤的发生发展 | 第87-90页 |
3.4 Uhrf2的敲除抑制肠肿瘤发生发展机制的初步探究 | 第90-93页 |
3.5 小结与讨论 | 第93-96页 |
第四章 本文总结及讨论 | 第96-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08页 |
致谢 | 第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