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森林保护学论文--森林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各种树的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

长白山地区红松球果主要害虫及其寄生性天敌昆虫研究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17页
    1.1 红松球果害虫的发生与危害第10-11页
    1.2 红松球果害虫的生物学特性第11页
    1.3 害虫种群的抽样与空间分布型第11-13页
    1.4 松类果梢害虫寄生性天敌种类第13-15页
    1.5 寄生性天敌的生物学研究第15页
    1.6 红松球果害虫防治技术研究及实践第15-17页
第二章 红松球果害虫种类及三种害虫幼虫空间分布型第17-25页
    2.1 材料和方法第17-19页
        2.1.1 实验材料第17页
        2.1.2 实验设备第17页
        2.1.3 实验方法第17-19页
        2.1.4 数据处理第19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19-23页
        2.2.1 红松球果害虫种类第19-20页
        2.2.2 红松球果害虫发生现状第20页
        2.2.3 三种幼虫空间分布型第20-22页
        2.2.4 最适抽样量确定第22页
        2.2.5 序贯抽样分析第22-23页
    2.3 小结第23-25页
第三章 红松球果主要害虫寄生性天敌及烟剂对其影响第25-34页
    3.1 材料和方法第25-26页
        3.1.1 红松球果害虫寄生性天敌种类第25页
        3.1.2 烟剂防治红松球果害虫的效果及对寄生性天敌的影响第25-26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26-33页
        3.2.1 红松球果害虫寄生性天敌种类第26-32页
        3.2.2 烟剂防治红松球果害虫的效果及对寄生性天敌的影响第32-33页
    3.3 小结第33-34页
第四章 红松球果害虫主要寄生性天敌生物学研究第34-51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34-36页
        4.1.1 出蜂量和性比第34页
        4.1.2 发育起点温度及有效积温的测定第34页
        4.1.3 寄生率及其生活力的测定第34-36页
            4.1.3.1 渡边长体茧蜂第34-35页
            4.1.3.2 果梢斑螟啮小蜂第35-36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36-49页
        4.2.1 渡边长体茧蜂生物学特性第36-44页
            4.2.1.1 出蜂量和性比第36页
            4.2.1.2 发育起点温度及有效积温第36-38页
            4.2.1.3 寄生率及其生活力第38-44页
        4.2.2 果梢斑螟啮小蜂生物学特性硏究第44-49页
            4.2.2.1 出蜂量和性比第44页
            4.2.2.2 发育起点温度及有效积温第44-45页
            4.2.2.3 啮小蜂寄生行为及其生活力研究第45-49页
    4.3 小结第49-51页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第51-54页
    5.1 结论第51页
    5.2 讨论第51-54页
参考文献第54-58页
附录第58-60页
致谢第60-6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印楝果实及其提取物对蔬菜害虫防治作用
下一篇:白蛾周氏啮小蜂毒器官结构和毒液组分及部分生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