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3页 |
1.1 选题依据及其意义 | 第9页 |
1.2 地气法国内外研究历史及现状 | 第9-11页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2 地气测量应用于隐伏矿勘查实例评述 | 第11页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1-13页 |
1.3.1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3.2 课题研究的技术方案 | 第12-13页 |
第2章 地气、γ能谱、X荧光测量原理 | 第13-19页 |
2.1 地气的形成及迁移机理 | 第13页 |
2.2 地气采集方法 | 第13-15页 |
2.2.1 被动式采集法 | 第13-14页 |
2.2.2 主动式采集法 | 第14-15页 |
2.3 地气测量操作规范 | 第15页 |
2.4 γ能谱测量原理 | 第15-17页 |
2.5 土壤X荧光测量原理 | 第17-19页 |
第3章 地气测量方法技术研究 | 第19-24页 |
3.1 最佳地气捕集剂实验研究 | 第19-21页 |
3.2 双瓶串联式捕集剂的动态地气采样 | 第21-22页 |
3.3 地气样品浓缩处理 | 第22-24页 |
第4章 典型矿区—隐伏铜锌矿的土壤地球化学场与地气场信息采集 | 第24-35页 |
4.1 矿区地质概况 | 第24-25页 |
4.2 野外工作基本内容与部署 | 第25-26页 |
4.3 土壤X荧光测量信息资料整理与成果图编制 | 第26-29页 |
4.4 地气法测量信息资料整理与成果图编制 | 第29-35页 |
4.4.1 地气主要元素信息资料整理与成果图编制 | 第29-32页 |
4.4.2 地气稀土元素信息资料整理与成果图编制 | 第32-35页 |
第5章 典型矿区—隐伏花岗岩铀矿的放射性场、土壤地球化学场及地气场信息采集 | 第35-58页 |
5.1 区域地质概况 | 第35-36页 |
5.2 矿区地质特征 | 第36-38页 |
5.2.1 矿区岩石 | 第36-37页 |
5.2.2 矿化蚀变带特征 | 第37-38页 |
5.3 野外工作部署与实施 | 第38-40页 |
5.4 土壤X荧光测量信息资料整理与成果图编制 | 第40-43页 |
5.5 γ能谱测量信息资料整理与成果图编制 | 第43-48页 |
5.6 地气测量资料整理与成果图编制 | 第48-58页 |
5.6.1 地气元素信息资料整理与成果图编制 | 第48-53页 |
5.6.2 地气稀土元素信息资料整理与成果图编制 | 第53-58页 |
第6章 隐伏金属矿的放射性场、土壤地球化学场与地气场的基本特征 | 第58-86页 |
6.1 土壤地球化学场特征 | 第58-64页 |
6.1.1 隐伏铅锌矿土壤地球化学特征 | 第58-60页 |
6.1.2 隐伏花岗岩铀矿土壤地球化学特征 | 第60-64页 |
6.2 隐伏花岗岩铀矿放射性场特征 | 第64-66页 |
6.3 地气场特征 | 第66-86页 |
6.3.1 隐伏铅锌矿地气特征 | 第66-74页 |
6.3.2 隐伏花岗岩铀矿地气特征 | 第74-86页 |
第7章 基于地气测量为主的隐伏多金属矿综合找矿模式 | 第86-89页 |
7.1 隐伏铜锌金属矿勘查模式研究 | 第86-87页 |
7.2 隐伏花岗岩铀矿勘查模式研究 | 第87-89页 |
结论 | 第89-91页 |
致谢 | 第91-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95-96页 |
附录 | 第96-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