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21页 |
1.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第8-9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9-16页 |
1.3 选题的依据 | 第16-17页 |
1.3.1 理论依据 | 第16页 |
1.3.2 技术依据 | 第16-17页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7-19页 |
1.4.1 研究思路与内容 | 第17-19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1.5 预期的研究成果 | 第19-20页 |
1.6 研究的难点 | 第20页 |
1.7 研究工作中面临的技术难点和拟采取的解决办法 | 第20-21页 |
1.7.1 面临的技术难点 | 第20页 |
1.7.2 拟采取的解决办法 | 第20-21页 |
第2章 油田开发后期单井增产措施效益分析与评价基础 | 第21-29页 |
2.1 油田开发后期特点及增产措施概述 | 第21-24页 |
2.1.1 油田开发后期特点 | 第21-22页 |
2.1.2 已用增产措施概述 | 第22-24页 |
2.2 效益分析与指标体系理论基础 | 第24-26页 |
2.2.1 效益分析原则 | 第24-25页 |
2.2.2 效益分析的基本思路 | 第25页 |
2.2.3 指标体系建立的基本原则 | 第25-26页 |
2.2.4 指标体系建立的基本步骤 | 第26页 |
2.4 应用案例及其原始数据简述 | 第26-27页 |
2.5 沙二油藏措施作业现状 | 第27-29页 |
第3章 油田开发后期单井增产措施效益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分析 | 第29-44页 |
3.1 增产措施效益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9-37页 |
3.1.1 增产措施效益分析的内容与指标来源 | 第29-30页 |
3.1.2 增产措施效益分析的内容与指标解释 | 第30-37页 |
3.2 增产措施效益分析的内容与指标计算 | 第37-44页 |
3.2.1 经济性指标的计算 | 第37-41页 |
3.2.2 生产性指标的计算 | 第41-44页 |
第4章 油田开发后期单井增产措施效益计算 | 第44-55页 |
4.1 油田开发后期单井增产措施效益计算的基础 | 第44-48页 |
4.1.1 经济极限产量方法的基本原理 | 第44-46页 |
4.1.2 增产措施经济极限产量的计算 | 第46-47页 |
4.1.3 效益井类型分类标准的确定与计算 | 第47-48页 |
4.2 边际理论与方法 | 第48-55页 |
4.2.1 边际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 第48-50页 |
4.2.2 边际分析法的应用 | 第50-55页 |
第5章 油田开发后期单井增产措施效益的综合评价 | 第55-69页 |
5.1 效益综合评价的基本内涵 | 第55-58页 |
5.1.1 效益综合评价的基本原理 | 第55-56页 |
5.1.2 效益综合评价的步骤与原则 | 第56-58页 |
5.1.3 效益综合评价的基本要素 | 第58页 |
5.2 灰色模糊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58-59页 |
5.3 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基本内容 | 第59-65页 |
5.3.1 灰色评价法的基本原理 | 第59-60页 |
5.3.2 模糊数学理论评价法的基本原理 | 第60-62页 |
5.3.3 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基本原理 | 第62-65页 |
5.4 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应用 | 第65-69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9-72页 |
6.1 结论 | 第69-70页 |
6.2 展望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