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2页 |
1.1 引言 | 第12页 |
1.2 医用可降解镁合金植入材料 | 第12-15页 |
1.2.1 镁合金血管支架 | 第13-14页 |
1.2.2 镁合金材料表面改性 | 第14-15页 |
1.3 镁合金降解的研究方法概述 | 第15-17页 |
1.4 镁合金降解的研究方法概述 | 第17-18页 |
1.5 微流控芯片 | 第18-19页 |
1.5.1 微流控芯片特点 | 第18-19页 |
1.5.2 微流控芯片应用 | 第19页 |
1.6 本论文的意义与目的、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1.6.1 研究意义与目的 | 第19-20页 |
1.6.2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1.7 本论文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第二章 镁合金支架材料及表面载ATVC的PTMC涂层制备与表征 | 第22-32页 |
2.1 引言 | 第22页 |
2.2 实验方法与内容 | 第22-26页 |
2.2.1 实验试剂及设备 | 第22-23页 |
2.2.2 冷拉拔制备AZ31镁合金丝 | 第23页 |
2.2.3 AZ31丝喷涂PTMC及载ATVC的PTMC涂层 | 第23-25页 |
2.2.4 涂层性能表征方法 | 第25-26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26-31页 |
2.3.1 冷拉拔AZ31镁合金丝形貌结果 | 第26页 |
2.3.2 涂层表面形貌结果 | 第26-27页 |
2.3.3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涂层结构分析 | 第27-28页 |
2.3.4 载ATVC涂层药物释放规律 | 第28页 |
2.3.5 电化学性能结果与分析 | 第28-3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镁合金血管支架材料降解性能研究 | 第32-47页 |
3.1 引言 | 第32页 |
3.2 实验方法与内容 | 第32-36页 |
3.2.1 实验试剂及设备 | 第32-33页 |
3.2.2 静态浸泡降解行为研究 | 第33-34页 |
3.2.3 微流控芯片内镁合金动态降解行为研究 | 第34-36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36-46页 |
3.3.1 pH值变化结果与分析 | 第36页 |
3.3.2 质量损失结果与分析 | 第36-38页 |
3.3.3 表面形貌与横界面表征结果与分析 | 第38-42页 |
3.3.4 COMSOL芯片通道内流体分布状况模拟 | 第42-43页 |
3.3.5 芯片内AZ31镁合金细丝降解行为研究 | 第43-4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四章 镁合金支架材料与血管组织/细胞交互作用研究 | 第47-59页 |
4.1 镁合金支架材料与HUVECs界面交互作用 | 第47-51页 |
4.1.1 实验内容和方法 | 第47-48页 |
4.1.2 结果与分析 | 第48-51页 |
4.2. 镁合金血管支架材料SD鼠血管植入实验 | 第51-57页 |
4.2.1 实验器械与试剂 | 第51页 |
4.2.2 实验内容与方法 | 第51-52页 |
4.2.3 结果与分析 | 第52-57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结论及展望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7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