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理论与分析论文--负荷分析论文

改进的基因表达式编程算法在负荷建模中的应用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0-20页
    1.1 电力负荷建模的研究背景第10-15页
        1.1.1 电力负荷建模的基本概念第10-11页
        1.1.2 负荷建模的重要性第11-13页
        1.1.3 负荷建模的困难性第13-14页
        1.1.4 电力负荷建模的发展形势第14-15页
    1.2 负荷建模的研究现状第15-19页
        1.2.1 统计综合法第15-17页
        1.2.2 总体测辨法第17-18页
        1.2.3 故障拟合法第18-19页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19-20页
2 电力系统常用负荷模型第20-34页
    2.1 静态负荷模型第20-23页
        2.1.1 多项式模型第20-22页
        2.1.2 幂函数模型第22页
        2.1.3 两种模型的比较第22-23页
    2.2 动态负荷模型第23-26页
        2.2.1 机理动态模型第23-25页
        2.2.2 非机理动态模型第25-26页
    2.3 我国常用的负荷模型第26-28页
    2.4 系统辨识方法第28-33页
        2.4.1 多项式模型参数辨识第29-30页
        2.4.2 幂函数模型参数辨识第30-31页
        2.4.3 动态负荷模型辨识原理第31-32页
        2.4.4 负荷模型参数辨识方法第32-33页
    2.5 本章小结第33-34页
3 GEP的简介和改进第34-51页
    3.1 GEP的简介第34-42页
        3.1.1 GEP的特点和算法基本流程第34-36页
        3.1.2 基因组成和染色体的组成第36-38页
        3.1.3 基本的遗传操作第38-41页
        3.1.4 适应度函数第41-42页
    3.2 GEP算法的改进与拓展第42-50页
        3.2.1 改进初始种群生成策略第42-44页
        3.2.2 遗传算子操作方法的选择与改进第44-47页
        3.2.3 常数创建方法的改进第47-48页
        3.2.4 优良基因片段的传承第48-50页
    3.3 本章小结第50-51页
4 算例分析第51-59页
    4.1 基本参数的设置和方法的确定第51-52页
    4.2 算例第52-58页
    4.3 本章小结第58-59页
5 结论与展望第59-60页
    5.1 结论第59页
    5.2 展望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3页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以及研究成果第63-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双电源非对称三电平逆变器及其调制策略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谐振接地系统电容电流检测方法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