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外交、国际关系论文--中国外交论文--对外关系论文--与各国政府的关系论文

中越关系建构中的角色身份研究(1950-)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序论第9-20页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第9-10页
    第二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0-11页
    第三节 研究现状第11-16页
    第四节 研究重点及创新之处第16-17页
    第五节 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第17-18页
    第六节 论文的框架第18-20页
第一章 理论解读:社会建构主义的角色身份理论第20-25页
    第一节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概述第20-21页
    第二节 角色身份的概念界定第21-24页
    第三节 角色身份在国际关系研究中的价值第24-25页
第二章 现实分析:中越建交六十六年间的角色身份转变第25-35页
    第一节 1950-1972年初两国间的角色身份定位:朋友第25-27页
    第二节 1972-1977年两国间的角色身份定位:竞争对手第27-30页
    第三节 1978-1990年两国间的角色身份定位:敌人第30-32页
    第四节1991年- 两国间的角色身份定位:竞争对手第32-35页
第三章 角色身份转变对中越关系的影响第35-43页
    第一节 朋友身份建构两国“同志+兄弟”关系第35-37页
    第二节 竞争对手身份建构两国“竞争合作”关系第37-38页
    第三节 敌人身份建构两国“敌对”关系第38-40页
    第四节 角色身份转变对两国关系的启示第40-43页
第四章 中越建构积极角色身份定位的困境第43-48页
    第一节 两国间积极和消极身份定位并存第43-44页
    第二节 集体身份建构的缺失第44-45页
    第三节 积极的“共有文化”体系尚未建立第45-46页
    第四节 越南的历史“悲情”认知问题第46-48页
第五章 中越建构积极角色身份定位的途径第48-53页
    第一节 首要途径——建构两国间的互主性共识第48-49页
    第二节 建构康德文化体系第49-50页
    第三节 建构相互遵守的共同规范第50-51页
    第四节 建构集体身份——东亚共同体第51-53页
结语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62页
致谢第62-63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全国人大门户网站建设研究
下一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逻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