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不同层次的新三板挂牌企业融资效率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2-22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2-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1.2 研究意义第13页
    1.2 文献综述第13-18页
        1.2.1 研究综述第13-18页
        1.2.2 文献评述第18页
    1.3 研究方法和结构安排第18-21页
        1.3.1 研究方法第18-19页
        1.3.2 结构安排第19-21页
    1.4 论文的贡献点和不足第21-22页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第22-31页
    2.1 相关概念第22-24页
        2.1.1 新三板第22页
        2.1.2 新三板层次划分第22-23页
        2.1.3 融资效率概念第23-24页
    2.2 理论基础第24-31页
        2.2.1 资本市场层次演化第24-27页
        2.2.2 融资理论第27-29页
        2.2.3 效率理论第29-31页
第3章 新三板市场概况第31-38页
    3.1 新三板市场发展现状第31-35页
        3.1.1 挂牌企业第31-33页
        3.1.2 转让成交第33-34页
        3.1.3 定增情况第34-35页
    3.2 不同层次的挂牌企业行业分布情况第35-36页
    3.3 新三板发展存在的问题第36-38页
        3.3.1 挂牌企业质量参差不齐第36页
        3.3.2 市场活跃度较低第36-37页
        3.3.3 市场机制缺位第37-38页
第4章 不同层次的新三板挂牌企业融资效率研究第38-58页
    4.1 模型概述第38-41页
        4.1.1 DEA模型简介第38-39页
        4.1.2 本文选取的具体评价模型第39-41页
    4.2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第41-44页
        4.2.1 样本选取与描述性统计第41-43页
        4.2.2 数据来源与处理第43-44页
    4.3 模型指标选取第44-45页
        4.3.1 输入指标第44页
        4.3.2 输出指标第44-45页
    4.4 融资效率实证研究第45-55页
        4.4.1 融资效率总体评价第45-46页
        4.4.2 效率分布第46-48页
        4.4.3 规模报酬分布第48页
        4.4.4 DEA-Malmqust模型分析第48-55页
        4.4.5 研究小结第55页
    4.5 DEA非有效性分析第55-58页
        4.5.1 输入指标分析及改进第56页
        4.5.2 输出指标分析及改进第56-57页
        4.5.3 其他原因分析第57-58页
第5章 政策建议第58-63页
    5.1 完善新三板的分层管理制度第58-59页
        5.1.1 合理配置监管资源第58页
        5.1.2 引导市场投资趋向第58-59页
        5.1.3 借鉴国际资本市场的经验第59页
    5.2 增强中小企业自身实力第59-61页
        5.2.1 提高管理水平第59-60页
        5.2.2 加快企业技术创新第60-61页
        5.2.3 合理安排融资结构第61页
    5.3 加强市场政策保护第61-63页
        5.3.1 完善金融服务体系第61-62页
        5.3.2 增加财税补贴第62页
        5.3.3 加强新三板市场监管第62-63页
结论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69页
致谢第69-70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Z农商银行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研究
下一篇:粮食加工企业信贷风险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