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支与不规则访存在GPU上的优化方法研究
摘要 | 第9-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6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6页 |
1.1.1 并行计算概述 | 第12-13页 |
1.1.2 GPU的发展与结构 | 第13-16页 |
1.2 CUDA编程模型 | 第16-20页 |
1.2.1 CUDA编程架构 | 第16-18页 |
1.2.2 CUDA存储架构 | 第18-19页 |
1.2.3 CUDA执行模式 | 第19-20页 |
1.3 GPGPU-Sim简介 | 第20-21页 |
1.4 分支与不规则访存的产生与影响 | 第21-24页 |
1.4.1 分支的产生与影响 | 第21-23页 |
1.4.2 不规则访存的产生与影响 | 第23-24页 |
1.5 本文目标与主要工作 | 第24-25页 |
1.5.1 课题目标 | 第24页 |
1.5.2 课题主要工作 | 第24-25页 |
1.5.3 课题来源 | 第25页 |
1.6 本文结构安排 | 第25-26页 |
第二章 分支与不规则访存优化研究现状 | 第26-34页 |
2.1 分支问题研究现状 | 第26-30页 |
2.1.1 硬件优化方法 | 第26-29页 |
2.1.2 软件优化方法 | 第29-30页 |
2.2 不规则访存研究现状 | 第30-32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第三章 线程交换优化 | 第34-41页 |
3.1 线程交换的基本思想 | 第34-35页 |
3.2 线程交换范围的影响 | 第35-38页 |
3.3 线程交换方法应用 | 第38-40页 |
3.3.1 Reduction | 第38-40页 |
3.3.2 Bitonic Sort | 第4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不规则访存优化 | 第41-49页 |
4.1 第一类程序 | 第42-44页 |
4.2 第二类程序 | 第44-46页 |
4.3 第三类程序 | 第46-4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五章 性能与功耗评价 | 第49-61页 |
5.1 实验环境 | 第49-50页 |
5.2 分支优化测试 | 第50-52页 |
5.2.1 Reduction | 第50-51页 |
5.2.2 Bitonic Sort | 第51-52页 |
5.3 不规则访存优化测试 | 第52-56页 |
5.3.1 第一类程序 | 第52-53页 |
5.3.2 第二类程序 | 第53-54页 |
5.3.3 第三类程序 | 第54-55页 |
5.3.4 共享存储器大小对优化效果的影响 | 第55-56页 |
5.4 功耗分析 | 第56-6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61-63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61-62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0页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