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临床医学论文--诊断学论文--实验室诊断论文--微生物学检验论文

硝酸镓对血液来源表皮葡萄球菌PIA依赖的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1章 绪论第14-19页
    1.1 SE及其感染第14-15页
    1.2 表皮葡萄球菌的耐药第15页
    1.3 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形成第15-17页
    1.4 临床生物被膜相关感染的治疗第17-18页
        1.4.1 抑制细菌的黏附第17页
        1.4.2 破坏生物被膜第17页
        1.4.3 抗生素的应用第17-18页
    1.5 硝酸镓的抗生物被膜作用第18-19页
第2章 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形成及耐药性分析第19-38页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20-25页
        2.1.1 菌株第20页
        2.1.2 临床分离株的分子生物学鉴定第20页
        2.1.3 主要试剂第20-21页
        2.1.4 试剂的配置第21-22页
        2.1.5 主要仪器第22-23页
        2.1.6 细菌DNA提取第23页
        2.1.7 PCR检测mecA基因第23页
        2.1.8 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分析第23页
        2.1.9 PIA定性分析第23-24页
        2.1.10 生物被膜形态学特征分析第24页
        2.1.11 药敏试验第24页
        2.1.12 统计方法第24-25页
    2.2 实验结果第25-33页
        2.2.1 临床血液来源表皮葡萄球菌的分子鉴定第25页
        2.2.2 临床血液来源表皮葡萄球菌临床资料第25页
        2.2.3 生物被膜形成的半定量分析第25-27页
        2.2.4 PIA定性分析结果第27-28页
        2.2.5 生物被膜形态学特征第28-29页
        2.2.6 mecA耐药基因检测第29页
        2.2.7 药敏试验结果第29-30页
        2.2.8 mecA基因检测及耐药表型分析第30-31页
        2.2.9 MRSE与MSSE的耐药率的比较第31页
        2.2.10 生物被膜阳性与生物被膜阴性菌株耐药情况分析第31-33页
    2.3 讨论第33-38页
第3章 血液来源表皮葡萄球菌的分子生物学特征第38-52页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40-43页
        3.1.1 菌株第40页
        3.1.2 主要试剂第40页
        3.1.3 主要仪器第40页
        3.1.4 引物系列第40-42页
        3.1.5 SCCmec分型第42-43页
        3.1.6 agr基因多态性分析第43页
        3.1.7 生物被膜相关基因分析第43页
    3.2 实验结果第43-48页
        3.2.1 75株MRSE的SCCmec分型结果第43-45页
        3.2.2 表皮葡萄球菌agr分型结果第45页
        3.2.3 生物被膜相关基因的检测第45-46页
        3.2.4 表皮葡萄球菌的分子特征第46页
        3.2.5 表皮葡萄球菌的分子特征与耐药表型分析第46-47页
        3.2.6 生物被膜形成与相关基因的关系第47-48页
        3.2.7 MRSE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分析第48页
    3.3 讨论第48-52页
第4章 硝酸镓抑制PIA依赖的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形成第52-62页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53-56页
        4.1.1 菌株第53-54页
        4.1.2 试剂第54页
        4.1.3 试剂的配制第54页
        4.1.4 主要仪器第54页
        4.1.5 硝酸镓对表皮葡萄球菌最低抑菌浓度的检测第54-55页
        4.1.6 硝酸镓对PIA依赖的生物被膜的作用第55页
        4.1.7 硝酸镓抑制生物被膜形态学分析第55-56页
        4.1.8 统计学分析第56页
    4.2 结果第56-59页
        4.2.1 研究菌株的生物被膜形成测定第56页
        4.2.2 硝酸镓对表皮葡萄球菌的MIC结果第56-57页
        4.2.3 硝酸镓对PIA依赖生物被膜形成的抑制作用第57-58页
        4.2.4 硝酸镓抑制PIA依赖的生物被膜形成的CLSM图片第58-59页
    4.3 讨论第59-62页
全文总结第62-63页
致谢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72页
附录1第72-7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正常人骨盆骶棘韧带的解剖学及MRI成像研究
下一篇:四川山胡椒的化学成分及三种山胡椒属植物成分的活性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