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网P2P技术的研究和设计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组织结构 | 第13-14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3页 |
·本文的章节安排 | 第13-14页 |
第二章 P2P技术基础和IMS简介 | 第14-26页 |
·P2P技术的特点 | 第14-15页 |
·P2P主要应用领域和典型系统 | 第15-16页 |
·P2P计算的覆盖网络 | 第16-18页 |
·Chord算法 | 第18-20页 |
·Chord概述 | 第18页 |
·Chord路由过程 | 第18-19页 |
·节点的加入、失效和退出处理 | 第19-20页 |
·IP多媒体子系统(IMS) | 第20-26页 |
·IMS简介 | 第20-23页 |
·IMS中存在的问题 | 第23-26页 |
第三章 网络结构和功能 | 第26-36页 |
·传统核心网和P2P技术的关系 | 第26-27页 |
·网络架构和模块描述 | 第27-29页 |
·服务节点(S-Peer) | 第28页 |
·跨域服务器(IIS) | 第28-29页 |
·中心用户功能(CSF) | 第29页 |
·认证功能(AuF) | 第29页 |
·网关控制功能(PGCF) | 第29页 |
·覆盖网 | 第29-31页 |
·流量本地化 | 第30页 |
·高可靠性 | 第30-31页 |
·可扩展性 | 第31页 |
·负载均衡 | 第31页 |
·支持多种服务 | 第31页 |
·可达平均系统载荷 | 第31页 |
·覆盖网概述 | 第31-33页 |
·跨域服务器(IIS) | 第33-36页 |
·跨域引导 | 第33-34页 |
·节点ID分配 | 第34-35页 |
·动态负载均衡 | 第35-36页 |
第四章 基于核心网P2P关键技术的研究和改进 | 第36-53页 |
·动态自适应负载均衡方法 | 第36-45页 |
·局部节点出现过载 | 第37页 |
·新节点的加入 | 第37-38页 |
·局部节点出现轻载 | 第38页 |
·节点退出 | 第38页 |
·判断负载轻重的规则 | 第38页 |
·实验与分析 | 第38-45页 |
·小结 | 第45页 |
·P2P算法的研究和改进 | 第45-53页 |
·Finger表的改进 | 第45页 |
·路由表的改进 | 第45-46页 |
·分组思想的引入 | 第46-47页 |
·GA Chord算法中的概念定义 | 第47页 |
·路由过程的改进 | 第47-48页 |
·改进后的节点加入与退出处理 | 第48-50页 |
·仿真与分析 | 第50-51页 |
·小结 | 第51-53页 |
第五章 基于核心网P2P技术的语音系统流程设计 | 第53-58页 |
·注册流程设计 | 第53-54页 |
·初始节点发现 | 第53页 |
·注册流程 | 第53-54页 |
·注销流程设计 | 第54-55页 |
·呼叫建立流程设计 | 第55-57页 |
·呼叫拆除流程设计 | 第57-58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8-60页 |
·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 第58页 |
·展望及后续工作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缩略语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