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13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第二章 河道溺亡案件事实及裁判结果 | 第13-15页 |
2.1 案件事实 | 第13页 |
2.2 裁判结果 | 第13-15页 |
第三章 河道溺亡案件评析 | 第15-29页 |
3.1 案件争议焦点 | 第15-16页 |
3.2 河道是否算作公共场所 | 第16-19页 |
3.2.1 公共场所的定义 | 第16-17页 |
3.2.2 天然河道是否算作公共场所 | 第17-18页 |
3.2.3 景观河道是否算作公共场所 | 第18-19页 |
3.3 河道主管部门是否负有安全保障义务 | 第19-23页 |
3.3.1 安全保障义务的定义 | 第19-21页 |
3.3.2 河道主管部门承担安全保障义务的依据 | 第21-23页 |
3.4 河道主管部门就河道溺亡事件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适用情形 | 第23-29页 |
3.4.1 在天然河道内溺亡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适用情形 | 第23-25页 |
3.4.2 在景观河道内溺亡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适用情形 | 第25-29页 |
第四章 相关法律思考 | 第29-34页 |
4.1 明确河道管理主体及职责 | 第29页 |
4.2 应及时填补立法空白 | 第29-31页 |
4.3 加强河道执法监督 | 第31-32页 |
4.4 积极应对河道溺水诉讼 | 第32-34页 |
结语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6页 |
致谢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