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研究--以H公司为例
中文摘要 | 第4-6页 |
英文摘要 | 第6-7页 |
一、绪论 | 第11-19页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研究背景 | 第11页 |
2.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1.国外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2.国内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5-16页 |
1.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2.研究方法 | 第16页 |
(四)创新点 | 第16-19页 |
二、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19-25页 |
(一)内部控制评价相关概念 | 第19-21页 |
1.内部控制 | 第19-20页 |
2.内部控制评价 | 第20-21页 |
(二)内部控制评价相关理论 | 第21-22页 |
1.风险理论 | 第21页 |
2.系统理论 | 第21-22页 |
3.委托代理理论 | 第22页 |
(三)内部控制评价方法 | 第22-25页 |
1.定性分析评价法 | 第22-23页 |
2.定量分析评价法 | 第23-25页 |
三、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5-33页 |
(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第25页 |
1.客观性原则 | 第25页 |
2.成本效益原则 | 第25页 |
3.可操作性原则 | 第25页 |
(二)医药制造业行业特点 | 第25-26页 |
1.受国家宏观政策影响较大 | 第25-26页 |
2.公司运转周期较长 | 第26页 |
(三)评价指标的选取 | 第26-29页 |
(四)评价模型的构建 | 第29-33页 |
1.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 第29-30页 |
2.基于综合模糊评价法评价模型的建立 | 第30-33页 |
四、H公司内部控制研究 | 第33-45页 |
(一)公司简介 | 第33-35页 |
1.H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 第33页 |
2.H公司内部控制基本情况 | 第33-35页 |
(二)H公司内部控制分析 | 第35-45页 |
1.确定指标权重 | 第35-39页 |
2.综合评价H公司内部控制 | 第39-42页 |
3.评价结果分析 | 第42-45页 |
五、H公司内部控制改进建议 | 第45-47页 |
(一)优化组织结构,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 第45页 |
(二)健全风险应对机制,提高风险应对能力 | 第45页 |
(三)优化控制活动,提高企业运转效率 | 第45-46页 |
(四)加强内外部沟通,创新内部沟通方式 | 第46页 |
(五)提高监管专业性 | 第46-47页 |
六、结论与展望 | 第47-49页 |
(一)研究结论 | 第47页 |
(二)展望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附录 | 第53-57页 |
后记 | 第57-5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