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引言 | 第7-13页 |
1.1 课题来源 | 第7-8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1.2.1 存在的问题 | 第10-11页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1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4 研究内容的界定与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1.4.1 研究内容的界定 | 第11-12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2 陶瓷上龙纹装饰特征的演变过程 | 第13-46页 |
2.1 宋时期陶瓷上龙纹装饰的特征 | 第13-19页 |
2.1.1 龙纹反映了当时人们追求平安、吉祥的精神需求 | 第13-14页 |
2.1.2 龙纹装饰技法主要采用刻、划、印、贴 | 第14页 |
2.1.3 龙纹形态追求形似,注重细节的描绘 | 第14-15页 |
2.1.4 龙纹构图以少分层、单独纹样为主 | 第15-16页 |
2.1.5 各大名窑龙纹的组合形式各不相同 | 第16-19页 |
2.2 元时期陶瓷上龙纹装饰的特征 | 第19-25页 |
2.2.1 陶瓷上龙纹的装饰内涵开始有所转变 | 第20页 |
2.2.2 龙纹装饰技法主要以工笔青花为主 | 第20-21页 |
2.2.3 龙纹形态突出表现为高大威猛、粗犷豪放 | 第21-22页 |
2.2.4 龙纹的构图为满、多分层形式 | 第22-23页 |
2.2.5 龙纹组合形式巧妙,更加多样化 | 第23-25页 |
2.3 明时期陶瓷上龙纹装饰的特征 | 第25-33页 |
2.3.1 龙纹装饰技法日趋多样斗彩技法脱颖而出 | 第25-26页 |
2.3.2 龙纹形态趋于写实,凶猛威武且多样化 | 第26-27页 |
2.3.3 龙纹的构图形式以分层少的满画式为主 | 第27页 |
2.3.4 龙纹与其他辅助纹饰的组成纹饰逐渐增多 | 第27-33页 |
2.4 清时期陶瓷上龙纹装饰的特征 | 第33-46页 |
2.4.1 陶瓷龙纹装饰技法以粉彩、珐琅彩居多 | 第34-35页 |
2.4.2 龙纹形态更加写实、设色艳丽 | 第35-36页 |
2.4.3 龙纹的构图形式多样化,且日臻完美 | 第36-37页 |
2.4.4 龙纹与其他纹饰的组合形式丰富多彩 | 第37-46页 |
3 陶瓷龙纹装饰的演变规律 | 第46-48页 |
3.1 龙纹的装饰涵义不断适应社会生活的发展和观念的变化 | 第46页 |
3.2 龙纹装饰技法由单一向丰富发展,由坯体装饰向瓷上绘画发展 | 第46-47页 |
3.3 龙纹的装饰形式与人们的审美及生活需求相匹配 | 第47-48页 |
4 结论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