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燃料化学工业(总论)论文--基础理论论文

基于金属基离子液体的燃料油萃取/氧化脱硫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9-17页
    1.1 引言第9页
    1.2 研究背景第9-11页
    1.3 燃料油脱硫工艺的简介第11-15页
        1.3.1 催化裂化脱硫工艺第11页
        1.3.2 催化加氢脱硫工艺第11-12页
        1.3.3 微生物催化脱硫工艺第12页
        1.3.4 有机溶剂萃取脱硫工艺第12页
        1.3.5 吸附脱硫工艺第12-13页
        1.3.6 离子液体脱硫工艺第13页
        1.3.7 氧化萃取脱硫工艺第13-15页
    1.4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5-17页
第2章 C_5H_9NO·xZnCl_2离子液体的制备及其萃取/氧化脱硫性能第17-27页
    2.1 引言第17页
    2.2 实验部分第17-20页
        2.2.1 实验所需要的药品及仪器设备第17-18页
        2.2.2 模型油的配制第18页
        2.2.3 C_5H_9NO·xZnCl_2金属基离子液体的制备及活性组分的测量第18页
        2.2.4 C_5H_9NO·xZnCl_2的结构第18页
        2.2.5 萃取脱硫实验第18-19页
        2.2.6 离子液体萃取/氧化耦合脱硫实验第19页
        2.2.7 氧化活性物种的活性测定第19-20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0-24页
        2.3.1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第20-21页
        2.3.2 粘度及电导率的测定第21页
        2.3.3 对DBT的萃取脱硫实验第21-23页
        2.3.4 萃取氧化耦合脱硫实验第23页
        2.3.5 电子顺磁共振测试(EPR)第23-24页
    2.4 C_5H_9NO·xZnCl_2离子液体Nernst分离系数(K_N)比较第24-25页
    2.5 离子液体循环性能第25-26页
    2.6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3章 C_5H_9NO·xFeCl_3离子液体的制备及其萃取/氧化脱硫性能第27-45页
    3.1 引言第27页
    3.2 实验部分第27-30页
        3.2.1 实验所需要的药品及仪器设备第27-28页
        3.2.2 C_5H_9NO·xFeCl_3金属基离子液体的制备第28-29页
        3.2.3 C_5H_9NO·xFeCl_3的结构第29页
        3.2.4 萃取脱硫实验第29页
        3.2.5 萃取/氧化耦合脱硫实验第29页
        3.2.6 氧化活性物种的测定第29-30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0-37页
        3.3.1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第30-31页
        3.3.2 粘度及电导率测定第31页
        3.3.3 热重分析(TG)第31-32页
        3.3.4 萃取/氧化脱硫实验分析第32-34页
        3.3.5 萃取/氧化耦合脱硫实验第34-35页
        3.3.6 捕获剂实验第35-37页
    3.4 C_5H_9NO·xFeCl_3金属基离子液体萃取氧化脱硫过程第37页
    3.5 C_5H_9NO·xFeCl_3的Nernst分离系数(K_N)比较第37-38页
    3.6 实验条件的影响第38-41页
        3.6.1 氧硫比对脱硫率的影响第38-40页
        3.6.2 剂油比对脱硫率的影响第40-41页
        3.6.3 反应温度对脱硫率的影响第41页
    3.7 离子液体循环稳定性测试第41-42页
    3.8 本章小结第42-45页
第4章 离子液体负载及其光催化氧化脱硫实验研究第45-51页
    4.1 引言第45-46页
    4.2 实验部分第46-47页
        4.2.1 实验所需药品及仪器第46页
        4.2.2 光催化活性的测试第46-47页
        4.2.3 负载化离子液体的脱硫实验及光催化脱硫性能第47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47-49页
        4.3.1 晶体结构(XRD)第47-48页
        4.3.2 比表面积(BET)第48页
        4.3.3 脱硫实验结果第48-49页
    4.4 本章小结第49-51页
结论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6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第61-63页
致谢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雁木西油田第三系Esh期储层、水淹层参数精细建模研究
下一篇:Fenton试剂和UV/Fenton试剂处理环氧树脂生产废水的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