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工艺美术论文--工艺美术理论论文--工艺美术评论、欣赏论文

移动社交应用的适度设计研究--以大学生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6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3页
        1.1.1 社交服务呈现移动化趋势,移动智能设备成为个人信息中心第10页
        1.1.2 同质化社交应用带来信息及社交负担第10-12页
        1.1.3 虚拟社交依赖给大学生带来负面影响第12页
        1.1.4 移动社交应用需要“适度设计”第12-13页
    1.2 研究现状第13-22页
        1.2.1 移动社交的研究现状第13-14页
        1.2.2 虚拟社交依赖症的研究现状第14-18页
        1.2.3 适度设计的研究现状第18-19页
        1.2.4 社交网络使用相关理论第19-22页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22-23页
        1.3.1 研究目的第22页
        1.3.2 研究意义第22-23页
    1.4 研究难点第23页
    1.5 研究预期成果及创新点第23-24页
        1.5.1 预期成果第23页
        1.5.2 研究创新点第23-24页
    1.6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24-26页
        1.6.1 研究思路第24页
        1.6.2 研究方法第24-26页
第二章 移动社交与虚拟社交依赖症第26-41页
    2.1 社交的发展第26页
    2.2 社交网络服务概述第26-31页
        2.2.1 社交网络服务的概念第26页
        2.2.2 社交网络的理论基础第26-27页
        2.2.3 社交网络的发展第27-29页
        2.2.4 社交网络的构成要素第29-30页
        2.2.5 虚拟网络社交的特点第30-31页
    2.3 移动社交概述第31-37页
        2.3.1 移动社交的概念第31页
        2.3.2 移动社交平台的优劣势第31-32页
        2.3.3 移动社交应用的发展第32-33页
        2.3.4 移动社交应用的分类第33-34页
        2.3.5 移动社交应用的困境第34-35页
        2.3.6 主流移动社交应用分析第35-37页
    2.4 虚拟社交依赖症概述第37-41页
        2.4.1 虚拟社交依赖症的概念及界定第37页
        2.4.2 大学生虚拟社交依赖症的危害第37-38页
        2.4.3 虚拟社交依赖症影响因子第38-41页
第三章 大学生社交网络使用及虚拟社交依赖现状调研第41-57页
    3.1 研究对象选取第41页
    3.2 研究目的与方法第41-42页
    3.3 大学生社交网络的使用需求第42-48页
        3.3.1 需求的概念第42页
        3.3.2 大学生社交网络使用需求调研第42-46页
        3.3.3 大学生社交需求满足情况调研第46-48页
    3.4 大学生社交网络使用现状调研第48-51页
    3.5 大学生虚拟社交依赖现状分析第51-52页
    3.6 研究结果第52-57页
        3.6.1 大学生社交网络用户细分及需求满足现状研究第52-54页
        3.6.2 移动社交应用设计中的问题分析第54-57页
第四章 适度设计与移动社交适度设计原则第57-63页
    4.1 适度词义解析第57页
    4.2 适度的内涵第57-58页
        4.2.1“适度”是可细分量化的抽象概念第57页
        4.2.2“适度”追求事物的和谐状态第57-58页
        4.2.3“适度”具有相对性第58页
    4.3 适度设计概述第58-59页
        4.3.1 适度设计的定义第58页
        4.3.2 适度设计的内涵第58-59页
    4.4 移动社交应用中的适度设计原则第59-63页
        4.4.1 对社交参与者的“零损害”原则第59-60页
        4.4.2 社交应用功能的有用性原则第60-61页
        4.4.3 社交产品的可行性原则第61页
        4.4.4 社交产品及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原则第61-63页
第五章 移动社交应用中的适度设计策略第63-77页
    5.1 移动社交网络的设计要素解析第63-64页
    5.2 产品定位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第64-65页
        5.2.1 做好目标用户的垂直细分第64页
        5.2.2 对目标用户相关属性的全面调查第64-65页
        5.2.3 需求层次的划分和优先级排列第65页
    5.3 适度的社交互动第65-71页
        5.3.1 基于移动社交场景的信息架构第65-67页
        5.3.2 用户间互动的适度设计策略第67-70页
        5.3.3 用户与内容互动的交互设计策略第70-71页
    5.4 内容的恰当呈现第71-77页
        5.4.1 内容范围的适度掌控第71-72页
        5.4.2 内容生产和加工流程的适度优化第72-75页
        5.4.3 内容视觉呈现的适度设计第75-77页
主要结论和展望第77-79页
    主要结论第77-78页
    展望第78-79页
致谢第79-80页
参考文献第80-84页
附录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84-85页
附录B:大学生社交网络使用需求提纲第85-86页
附录C:大学生社交网络使用需求满足程度调查问卷第86-87页
附录D:大学生社交网络使用情况调查问卷第87-90页
附录E:大学生虚拟社交依赖程度调查问卷第90-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文化消费研究
下一篇:我国服饰博物馆数字化展示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