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2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分析 | 第13-17页 |
1.2.1 透水性混凝土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1.2.2 复合地基技术及其抗震性能研究 | 第15-16页 |
1.2.3 地基液化机理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4 创新点 | 第18-19页 |
1.5 技术路线 | 第19-22页 |
第二章 透水混凝土桩现场施工及减压效应测试分析 | 第22-52页 |
2.1 工程概况 | 第22-25页 |
2.1.1 工程地质资料 | 第23页 |
2.1.2 工程设计方案 | 第23-25页 |
2.2 透水性混凝土施工配合比设计 | 第25-29页 |
2.2.1 透水性混凝土现场制备原材料 | 第25-26页 |
2.2.2 透水性混凝土施工配合比 | 第26-27页 |
2.2.3 施工配合比修正 | 第27-29页 |
2.3 透水性混凝土桩现场试验设计 | 第29-32页 |
2.3.1 试验方案 | 第29-31页 |
2.3.2 施工工艺 | 第31-32页 |
2.4 复合地基工程质量检测 | 第32-39页 |
2.4.1 成桩质量检测 | 第32-36页 |
2.4.2 单桩承载力现场试验 | 第36-38页 |
2.4.3 复合地基性能试验 | 第38-39页 |
2.5 不同复合地基地震时孔隙水压力变化情况对比分析 | 第39-46页 |
2.5.1 震源较远时不同复合地基减压抗震性能分析 | 第40-43页 |
2.5.2 震源较近时不同复合地基减压抗震性能分析 | 第43-46页 |
2.6 路堤施工阶段复合地基排水性能及桩土应力比测试分析 | 第46-49页 |
2.6.1 路堤施工阶段复合地基排水性能测试 | 第46-48页 |
2.6.2 路堤施工阶段不同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测试 | 第48-49页 |
2.7 结论 | 第49-52页 |
第三章 地震引起的透水性混凝土桩堵塞过程模型试验 | 第52-68页 |
3.1 模型试验装置的研发 | 第52-57页 |
3.1.1 试验模拟系统基本假设 | 第52-53页 |
3.1.2 模型试验装置 | 第53-54页 |
3.1.3 模型试验系统介绍 | 第54-57页 |
3.2 模型试验材料与试验过程 | 第57-61页 |
3.2.1 模型桩的制备 | 第57-58页 |
3.2.2 堵塞材料的选取 | 第58-59页 |
3.2.3 试验过程 | 第59-60页 |
3.2.4 试验方案 | 第60-61页 |
3.3 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 第61-6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8-72页 |
4.1 结论 | 第68-69页 |
4.2 展望 | 第69-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致谢 | 第76-7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 第78-79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