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前言 | 第10-13页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13-21页 |
1 病例来源 | 第13页 |
2 病例选择及诊断标准 | 第13-14页 |
3 病例信息及观察指标 | 第14-15页 |
4 主要仪器及耗材 | 第15-16页 |
5 实验检测部分检测方法与主要步骤 | 第16-19页 |
6 中医证型分布临床回顾性研究 | 第19-20页 |
7 统计学处理 | 第20-21页 |
结果 | 第21-28页 |
1 一般资料比较 | 第21页 |
2 两组患者肝功能比较情况 | 第21-22页 |
3 外周血中Foxp3和RORγt的表达 | 第22-23页 |
3.1 Foxp3 mRNA表达比较 | 第22页 |
3.2 RORγt mRNA表达比较 | 第22页 |
3.3 各目的基因及内参典型溶解曲线、扩增曲线 | 第22-23页 |
3 两组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比较 | 第23-25页 |
3.1 两组患者外周血促炎因子水平比较 | 第23-25页 |
3.2 两组患者外周血抑制炎因子水平比较 | 第25页 |
4 外周血Foxp3 mRNA表达与细胞因子表达的相关分析 | 第25-26页 |
4.1 观察组Foxp3 mRNA表达与细胞因子相关分析 | 第25-26页 |
4.2 对照组Foxp3 mRNA表达与细胞因子相关分析 | 第26页 |
5 中医证型分布临床回顾性研究部分 | 第26-28页 |
5.1 一般资料对比 | 第26-27页 |
5.2 证候分布差异 | 第27-28页 |
讨论 | 第28-41页 |
1 HCV免疫清除及丙肝肝硬化免疫紊乱 | 第28-30页 |
1.1 丙肝及肝硬化固有免疫 | 第28页 |
1.2 丙肝及丙肝肝硬化适应性免疫 | 第28-30页 |
2 HP感染与免疫紊乱 | 第30-31页 |
3 HP感染导致丙肝肝硬化肝损害加重 | 第31-32页 |
4 Treg细胞介导的免疫失衡机制探讨 | 第32-38页 |
4.1 Treg细胞的直接免疫抑制 | 第33-34页 |
4.2 Treg细胞介导免疫网络紊乱 | 第34-38页 |
4.2.1 Treg异常增殖消耗IL-2,增加抑炎因子表达 | 第34页 |
4.2.2 Treg高分泌IL-10 抑制炎症反应,导致感染慢性化 | 第34页 |
4.2.3 Treg导致TGF-β1 高表达介导免疫抑制与肝脏纤维化 | 第34-35页 |
4.2.4 Treg/Th17平衡紊乱 | 第35-36页 |
4.2.5 Treg细胞导致Th1/Th2平衡紊乱 | 第36-37页 |
4.2.6 CTL、NK等免疫杀伤细胞持续匮乏状态 | 第37-38页 |
5 免疫平衡的持续紊乱与病情进展 | 第38页 |
6 中医对丙肝肝硬化及HP认识 | 第38-39页 |
7 问题与展望 | 第39-41页 |
结论 | 第41-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8页 |
附录 | 第48-57页 |
附录1 缩略词表 | 第48-50页 |
附录2 文献综述 | 第50-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附录3 在校期间论文论著和科研情况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