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2 三相整流器拓扑结构的发展 | 第11-13页 |
1.3 三相整流器的控制策略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3.1 直流电压控制策略研究现状 | 第14页 |
1.3.2 电压同步控制策略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3 输入电流控制策略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第二章 VIENNA整流器的原理分析 | 第18-26页 |
2.1 VIENNA整流器的基本原理 | 第18-21页 |
2.1.1 单相工作原理 | 第18-20页 |
2.1.2 三相工作原理 | 第20-21页 |
2.2 VIENNA整流器的数学模型 | 第21-24页 |
2.3 仿真验证 | 第24-2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单周期控制下的VIENNA整流器 | 第26-36页 |
3.1 单周期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 | 第26-31页 |
3.1.1 单周期控制基本原理 | 第26-27页 |
3.1.2 三相VIENNA整流器的单周期控制 | 第27-30页 |
3.1.3 程序软件设计 | 第30-31页 |
3.2 单周期控制下系统稳定性分析 | 第31-33页 |
3.2.1 次谐波振荡及消除方法 | 第31-32页 |
3.2.2 程序软件设计 | 第32-33页 |
3.3 单周期控制的仿真验证 | 第33-35页 |
3.3.1 单周期控制仿真模型 | 第33-34页 |
3.3.2 仿真验证 | 第34-3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中点电位平衡分析控制 | 第36-47页 |
4.1 直流母线中点电位分析 | 第36-38页 |
4.2 直流母线中点电位控制 | 第38-44页 |
4.2.1 引入零序分量 | 第38-39页 |
4.2.2 数字锁相环 | 第39-43页 |
4.2.3 母线电压平衡环 | 第43-44页 |
4.2.4 程序软件设计 | 第44页 |
4.3 中点电位平衡仿真验证 | 第44-4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五章 VIENNA整流器硬件设计 | 第47-63页 |
5.1 系统硬件结构设计 | 第47-50页 |
5.1.1 三相输入电感L设计 | 第48页 |
5.1.2 功率开关管S选型 | 第48-49页 |
5.1.3 输出电容C选型 | 第49-50页 |
5.2 7.5KW电源样机中VIENNA整流器参数设计 | 第50-51页 |
5.3 硬件电路设计 | 第51-62页 |
5.3.1 TMS320F2801最小系统设计 | 第51-53页 |
5.3.2 线电压采样调理电路 | 第53-55页 |
5.3.3 输入电流采样调理电路 | 第55-57页 |
5.3.4 直流电压采样调理电路 | 第57-59页 |
5.3.5 驱动电路设计 | 第59-61页 |
5.3.6 过流保护电路设计 | 第61页 |
5.3.7 预充电电路设计 | 第61-6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六章 VIENNA整流器软件设计 | 第63-77页 |
6.1 开发平台介绍 | 第63页 |
6.2 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 第63-70页 |
6.2.1 主程序设计 | 第63-65页 |
6.2.2 中断程序设计 | 第65-66页 |
6.2.3 通信程序设计 | 第66-68页 |
6.2.4 A/D采样程序设计 | 第68-69页 |
6.2.5 PWM程序设计 | 第69-70页 |
6.3 控制程序设计 | 第70-72页 |
6.3.1 AD中断子程序 | 第70-71页 |
6.3.2 死循环程序 | 第71-72页 |
6.4 保护程序设计 | 第72-76页 |
6.4.1 启动流程控制 | 第72-74页 |
6.4.2 三相过流保护 | 第74-75页 |
6.4.3 直流母线过压保护 | 第75-76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第七章 实验调试及结果分析 | 第77-87页 |
7.1 系统参数与技术指标 | 第77页 |
7.2 上位机开发 | 第77-79页 |
7.3 实验平台 | 第79-80页 |
7.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80-85页 |
7.5 本章小结 | 第85-87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87-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4页 |
致谢 | 第94-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