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类蝎型过渡金属配合物的设计、合成、结构及性能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目录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23页
    1.1 2.6-二-(卩比挫基)批旋类化合物第8-9页
    1.2 2,6-二-(1-吡唑基)吡啶类化合物简介及其配合物的研究第9-15页
        1.2.1 2,6-二-(1-吡唑基)吡啶类化合物简介第9-12页
        1.2.2 2,6-二-(1-吡唑基)吡啶类配合物的研究第12-15页
    1.3 2,6-二-(3-吡唑基)吡啶类化合物的简介及其配合物的研究第15-21页
        1.3.1 2,6-二-(3-吡唑基)吡啶类化合物的简介第15-19页
        1.3.2 2,6-二-(3-吡唑基)吡啶类配合物的研究第19-21页
    1.4 本课题选题的依据及研究成果第21-23页
        1.4.1 本课题的选题依据第21-22页
        1.4.2 本课题的研究成果第22-23页
第二章 实验原理及方法第23-26页
    2.1 实验原理第23页
    2.2 实验方法第23-26页
        2.2.1 主要的试剂第23-24页
        2.2.2 表征方法第24-26页
第三章 类蝎型吡唑吡啶衍生物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第26-57页
    引言第26页
    3.1 配合物1-5的合成第26-27页
        3.1.1 配合物[Zn_2(HL~1)_2(μ_2-SO_4)]_2·EtOH·H_2O(1)的合成第26页
        3.1.2 配合物[Co_2(HL~1)_2(μ_2-SO_4)]_2·2DMF·6H_2O(2)的合成第26-27页
        3.1.3 配合物[Zn_2(HL~1)_4(μ_4-SO_4)][OH]_2(3)的合成第27页
        3.1.4 配合物[Zn_2(HL~2)_2(μ_2-SO_4)]·2H_2O(4)的合成第27页
        3.1.5 配合物[Zn(H_2L~2)(H_2O)_2]·(SO_4)·0.87H_2O(5)的合成第27页
    3.2 结果与讨论第27-57页
        3.2.1 配合物1-5的红外光谱第27-31页
        3.2.2 配合物1,3-5的PXRD粉末衍射第31-34页
        3.2.3 配合物1-5的紫外光谱第34-37页
        3.2.4 配合物1-5的结构描述第37-50页
        3.2.5 配合物1,3-5的热重(GT)分析第50-54页
        3.2.6 配合物1,3和配体H_2L~1及配合物4,5和配体H_2L~2的荧光光谱第54-57页
第四章 类蝎型吡唑吡啶衍生物过渡金属羧酸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第57-80页
    引言第57页
    4.1 配合物6-19的合成第57-58页
        4.1.1 配合物[Cd_2(HL~1)_2(ox)]·1.5H_2O(6)的合成第57页
        4.1.2 配合物[Cu(H_2L~2)(ox)]·H_2ox·MeOH(8)的合成第57-58页
        4.1.3 配合物[Co_2(HL~1)_2(seb)(H_2O)]·2.5H_2O(19)的合成第58页
    4.2 结果与讨论第58-80页
        4.2.1 配合物6-19的红外光谱第58-62页
        4.2.2 配合物6-19的PXRD粉末衍射第62-64页
        4.2.3 配合物6-19的紫外光谱第64-66页
        4.2.4 配合物6-19的结构描述第66-75页
        4.2.5 配合物6-19的热重(GT)分析第75-78页
        4.2.6 配合物6,14-16,18和配体H_2L~1及配合物10,13和配体H_2L~2的荧光光谱第78-80页
结论第80-81页
参考文献第81-8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86-87页
致谢第87-88页
附录第88-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GaN纳米线的制备及在纳米发电机领域的应用
下一篇:碱性离子水的防辐射功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