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1-17页 |
一、选题原因 | 第11页 |
二、设计研究目的 | 第11页 |
三、设计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一)理论意义 | 第11-12页 |
(二)现实意义 | 第12页 |
四、国内外设计与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一)国内外理论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二)国内外设计现状 | 第13-15页 |
五、设计研究价值 | 第15页 |
六、设计计划 | 第15-17页 |
第一章 创作前期设计调研与设计思路 | 第17-29页 |
一、设计调研 | 第17-23页 |
(一)开封传统地域饮食文化调研与分析 | 第17-18页 |
(二)其他地域传统饮食文化及其城市形象推广对比与分析 | 第18-22页 |
(三)创意手绘插画设计现状分析 | 第22-23页 |
(四)大众心理分析 | 第23页 |
二、设计思路 | 第23-29页 |
(一)设计理念 | 第23-25页 |
(二)灵感来源 | 第25-27页 |
(三)设计风格 | 第27页 |
(四)设计方案 | 第27-29页 |
第二章 《肉肉的美味法则》创意插画的设计与表达 | 第29-37页 |
一、课题名称制定 | 第29页 |
二、笔刷选定 | 第29-30页 |
三、色彩运用 | 第30页 |
四、形象设计 | 第30-31页 |
五、创意思维 | 第31-35页 |
(一)《肉肉的美味法则——鲤鱼焙面》 | 第31-32页 |
(二)《肉肉的美味法则——桶子鸡》 | 第32页 |
(三)《肉肉的美味法则——灌汤包》 | 第32-33页 |
(四)《肉肉的美味法则——羊肉炕馍》 | 第33页 |
(五)《肉肉的美味法则——炒凉粉》 | 第33-34页 |
(六)《肉肉的美味法则——开封锅贴》 | 第34-35页 |
(七)《肉肉的美味法则——杏仁茶》 | 第35页 |
六、字体设计 | 第35页 |
七、设计过程 | 第35-37页 |
第三章 《肉肉的美味法则》实物应用部分和作品展示 | 第37-45页 |
一、实物应用部分 | 第37-43页 |
(一)抱枕 | 第37页 |
(二)T恤 | 第37-38页 |
(三)明信片 | 第38页 |
(四)环保手提袋 | 第38-39页 |
(五)手机壳 | 第39页 |
(六)书签 | 第39-40页 |
(七)餐具 | 第40-41页 |
(八)相框 | 第41页 |
(九)门帘 | 第41页 |
(十)卡片 | 第41-42页 |
(十一)手工粘土 | 第42页 |
(十二)美食手账 | 第42-43页 |
二、作品展示 | 第43-45页 |
第四章 结论和展望 | 第45-47页 |
一、设计结论 | 第45页 |
二、课题研究创新之处 | 第45页 |
(一)理论研究创新 | 第45页 |
(二)设计作品创新 | 第45页 |
三、课题研究不足及展望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附录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所获奖项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