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20-27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20-25页 |
1.2 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25-27页 |
第2章 TiO_2材料及相关领域研究现状简介 | 第27-63页 |
2.1 TiO_2材料概述 | 第27-33页 |
2.1.1 晶体结构 | 第27-28页 |
2.1.2 电子结构和光电性质 | 第28-30页 |
2.1.3 相变 | 第30-33页 |
2.2 TiO_2材料应用研究现状 | 第33-50页 |
2.2.1 气体传感器领域 | 第33-37页 |
2.2.2 环境催化领域 | 第37-41页 |
2.2.3 光伏/光电器件领域 | 第41-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63页 |
第3章 材料制备表征方法 | 第63-86页 |
3.1 材料制备方法 | 第63-70页 |
3.1.1 化学法 | 第63-65页 |
3.1.2 物理气相沉积 | 第65-70页 |
3.2 材料表征方法 | 第70-81页 |
3.2.1 X射线衍射(XRD) | 第70-71页 |
3.2.2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第71-72页 |
3.2.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72-73页 |
3.2.4 X射线能谱(EDS或EDX) | 第73-74页 |
3.2.5 化学态分析 | 第74-77页 |
3.2.6 光电性能测试 | 第77-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6页 |
第4章 锐钛矿薄膜TiO_2及其气敏性能 | 第86-107页 |
4.1 引言 | 第86页 |
4.2 实验设计 | 第86-87页 |
4.2.1 样品制备和表征 | 第86-87页 |
4.2.2 气敏特性测试 | 第87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87-100页 |
4.3.1 硫酸根离子对晶相的影响 | 第87-93页 |
4.3.2 醇溶剂对锐钛矿薄膜的影响 | 第93-96页 |
4.3.3 酸对薄膜的影响 | 第96-98页 |
4.3.4 氢气气敏性能测试 | 第98-10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100-103页 |
参考文献 | 第103-107页 |
第5章 Mn掺杂锐钛矿TiO_2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 第107-137页 |
5.1 引言 | 第107-108页 |
5.2 实验设计 | 第108-110页 |
5.2.1 材料合成 | 第108-109页 |
5.2.2 测试表征 | 第109页 |
5.2.3 催化性能测试 | 第109-110页 |
5.2.4 DFT计算 | 第110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110-126页 |
5.3.1 Mn掺杂TiO_2催化剂的制备 | 第110-114页 |
5.3.2 不同掺杂浓度的Mn掺杂TiO_2 | 第114-116页 |
5.3.3 化学态分析 | 第116-123页 |
5.3.4 电子结构分析 | 第123-126页 |
5.3.5 光催化性能表征 | 第12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26-129页 |
参考文献 | 第129-137页 |
第6章 Nb掺杂TiO_2透明导电薄膜的研究 | 第137-155页 |
6.1 引言 | 第137-138页 |
6.2 实验设计 | 第138-139页 |
6.2.1 薄膜制备 | 第138页 |
6.2.2 材料表征 | 第138-139页 |
6.3 结果与讨论 | 第139-149页 |
6.3.1 制备参数对结构和性质的影响 | 第139-143页 |
6.3.2 掺杂化学分析 | 第143-145页 |
6.3.3 TNO薄膜的光电性质 | 第145-149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49-151页 |
参考文献 | 第151-155页 |
第7章 结论 | 第155-160页 |
7.1 主要结论 | 第155-158页 |
7.2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158-159页 |
7.3 不足之处及未来发展方向 | 第159-160页 |
附录 1:电子与物体交互作用 | 第160-162页 |
附录 2:c轴取向金红石纳米棒的制备 | 第162-164页 |
附录 3:TEY模式下XANES谱测试参数的选取 | 第164-165页 |
附录 4:不同化学配位Ti的L边XANES谱和标准锰氧化物粉末的Mn L边XANES谱 | 第165-167页 |
致谢 | 第1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