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电测井实验系统中采集电路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 第12-13页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3-16页 |
1.3.1 震电测井仪器的工作原理 | 第14页 |
1.3.2 研究目标 | 第14页 |
1.3.3 研究中的难点 | 第14-15页 |
1.3.4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6-17页 |
第二章 系统设计方案 | 第17-25页 |
2.1 震电测井原理 | 第17-20页 |
2.1.1 震电效应 | 第17-18页 |
2.1.2 震电测井实验系统 | 第18-20页 |
2.2 震电信号采集系统的框架 | 第20-21页 |
2.3 震电信号采集系统的总线结构 | 第21-23页 |
2.4 震电信号采集系统的工作流程 | 第23-2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数据采集板的设计 | 第25-45页 |
3.1 数据采集板整体框架 | 第25-27页 |
3.1.1 信号调理电路 | 第25-27页 |
3.1.2 模数转换电路 | 第27页 |
3.1.3 FPGA控制电路 | 第27页 |
3.2 数据采集板的工作流程 | 第27-28页 |
3.3 信号调理电路的设计 | 第28-33页 |
3.3.1 仪表放大电路 | 第28-30页 |
3.3.2 带通滤波电路 | 第30-31页 |
3.3.3 二级放大电路 | 第31-32页 |
3.3.4 缓冲隔离电路 | 第32-33页 |
3.4 模数转换电路的设计 | 第33-35页 |
3.4.1 ADC驱动电路 | 第33页 |
3.4.2 ADC参考电压供给电路 | 第33-34页 |
3.4.3 ADC转换电路 | 第34-35页 |
3.5 FPGA控制电路的设计 | 第35-39页 |
3.5.1 FPGA控制电路的结构 | 第36-38页 |
3.5.2 FPGA控制电路的设计要点 | 第38页 |
3.5.3 FPGA配置电路 | 第38-39页 |
3.6 PCB设计 | 第39-41页 |
3.7 数据采集板的指标 | 第41-44页 |
3.7.1 电源纹波噪声 | 第41-42页 |
3.7.2 本体噪声 | 第42-43页 |
3.7.3 工作区间 | 第43页 |
3.7.4 带宽 | 第43-44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控制通信板的设计 | 第45-56页 |
4.1 控制通信板的整体框架 | 第45-46页 |
4.1.1 RS485接口电路 | 第45-46页 |
4.1.2 差分转单端电路 | 第46页 |
4.1.3 电源供给电路 | 第46页 |
4.1.4 FPGA控制电路 | 第46页 |
4.2 控制通信板的工作流程 | 第46-47页 |
4.3 RS485接口电路的设计 | 第47-49页 |
4.4 差分转单端电路的设计 | 第49页 |
4.5 电源供给电路的设计 | 第49-51页 |
4.6 FPGA控制电路的设计 | 第51-54页 |
4.7 PCB设计 | 第54-55页 |
4.8 本章总结 | 第55-56页 |
第五章 系统测试及结果分析 | 第56-65页 |
5.1 实验环境 | 第56-59页 |
5.2 实验原理 | 第59-60页 |
5.3 实验流程 | 第60-64页 |
5.3.1 实验条件 | 第60页 |
5.3.2 参考实验 | 第60-62页 |
5.3.3 震电信号的采集实验 | 第62-64页 |
5.4 实验总结 | 第64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