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用户参与需求侧响应模型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10页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1 电力需求侧响应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电动汽车参与电力需求侧响应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2 电力市场中的需求侧响应 | 第14-25页 |
2.1 引言 | 第14页 |
2.2 需求侧响应 | 第14-21页 |
2.2.1 需求侧管理 | 第14-16页 |
2.2.2 需求侧响应的主要措施 | 第16-18页 |
2.2.3 参与者参与需求侧响应的主要方式 | 第18-21页 |
2.3 参与需求侧响应的用户负荷特性 | 第21-24页 |
2.3.1 K-means聚类分析 | 第21-22页 |
2.3.2 算例与分析 | 第22-2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3 基于价格的需求侧响应模型 | 第25-44页 |
3.1 引言 | 第25页 |
3.2 用户效用 | 第25-26页 |
3.3 需求侧响应模型 | 第26-42页 |
3.3.1 分时电价下需求侧响应模型 | 第26-31页 |
3.3.2 模型检验 | 第31-37页 |
3.3.3 在实时电价下的需求侧响应 | 第37-40页 |
3.3.4 模型检验 | 第40-4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4 考虑电动汽车参与的需求侧响应模型 | 第44-62页 |
4.1 引言 | 第44-45页 |
4.2 电动汽车负荷特性研究 | 第45-48页 |
4.2.1 电动汽车无序充电负荷特性 | 第45-46页 |
4.2.2 电动汽车有序充放电负荷特性 | 第46-48页 |
4.3 电动汽车充放电定价 | 第48页 |
4.4 电网公司与电动汽车用户之间的博弈分析 | 第48-52页 |
4.4.1 双向拍卖机制 | 第49-51页 |
4.4.2 博弈模型 | 第51-52页 |
4.5 电动汽车参与需求侧响应模型 | 第52-55页 |
4.5.1 分时电价下电动汽车参与需求侧响应模型 | 第52-53页 |
4.5.2 实时电价下电动汽车参与需求侧响应模型 | 第53-55页 |
4.6 算例分析 | 第55-61页 |
4.6.1 参数设定 | 第55-57页 |
4.6.2 电动汽车充电仿真分析 | 第57-58页 |
4.6.3 电动汽车放电仿真分析 | 第58-60页 |
4.6.4 电动汽车参与负荷变化仿真分析 | 第60-61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5 总结与展望 | 第62-64页 |
5.1 总结 | 第62-63页 |
5.2 展望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的学术成果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