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筋壮骨丸治疗肝肾亏虚型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观察
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部分 资料与方法 | 第9-14页 |
1 临床资料 | 第9-11页 |
1.1 病例来源 | 第9页 |
1.2 诊断标准 | 第9-10页 |
1.3 病例纳入及排除标准 | 第10-11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1-14页 |
2.1 临床分组 | 第11页 |
2.2 治疗方法 | 第11-12页 |
2.3 观察指标与观测方法 | 第12-13页 |
2.4 统计学方法 | 第13-14页 |
第二部分 结果与分析 | 第14-18页 |
1 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 第14-15页 |
2 腰背疼痛评分比较 | 第15页 |
3 骨密度比较 | 第15-16页 |
4 血清β -CTX比较 | 第16页 |
5 骨钙素变化比较 | 第16-17页 |
6 中医证候计分积分变化比较 | 第17页 |
7 疗效比较 | 第17-18页 |
8 结果分析 | 第18页 |
8.1 治疗前两组基本情况比较 | 第18页 |
8.2 两组治疗后第3个月、第6个月情况比较 | 第18页 |
8.3 安全性指标比较 | 第18页 |
第三部分 讨论 | 第18-24页 |
1 中医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 | 第18-19页 |
2 现代医学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 | 第19-20页 |
2.1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发病机理 | 第19-20页 |
2.2 骨质疏松症的病因病机的研究 | 第20页 |
3 西医治疗骨质疏松症情况 | 第20-21页 |
4 中医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现状 | 第21页 |
5 营筋壮骨丸的组方依据 | 第21-22页 |
6 疗效分析 | 第22-23页 |
7 问题与展望 | 第23-24页 |
第四部分 结论 | 第24-25页 |
参考文献 | 第25-27页 |
致谢 | 第27-28页 |
附录 | 第28-38页 |
附录A:综述 骨质疏松症疼痛的研究进展 | 第28-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2页 |
附录B:临床试验知情同意书 | 第32-35页 |
附录C:营筋壮骨丸制作工艺 | 第35-36页 |
附录D:骨质疏松症症状与体征分级量化表 | 第36-37页 |
附录E:腰腿部疼痛 VAS 评分 | 第37-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