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合金学与各种性质合金论文--其他特种性质合金论文

金属玻璃非正交滑移线场切削模型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1-23页
    1.1 课题来源第11页
    1.2 课题背景第11-13页
    1.3 金属玻璃的塑性变形第13-17页
        1.3.1 金属玻璃的塑性变形机理第13-14页
        1.3.2 金属玻璃的拉压不对称性第14-16页
        1.3.3 金属玻璃的尺寸效应第16-17页
    1.4 金属玻璃的切削加工研究现状第17-20页
        1.4.1 金属玻璃的切削实验研究第18-20页
        1.4.2 金属玻璃切削研究存在的问题第20页
    1.5 目前对金属玻璃切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第20-21页
    1.6 论文研究内容第21-23页
第2章 金属玻璃的形变屈服准则研究第23-34页
    2.1 引言第23页
    2.2 屈服准则概述第23-24页
    2.3 常用的屈服准则以及在简单应力状态下金属玻璃的屈服准则第24-28页
        2.3.1 晶态金属的屈服准则第24-26页
        2.3.2 岩土类材料的屈服准则第26-27页
        2.3.3 金属玻璃在简单应力加载过程的屈服准则第27-28页
    2.4 切削加载过程中金属玻璃的屈服条件第28-32页
    2.5 本章小结第32-34页
第3章 非正交滑移线场模型的建立第34-57页
    3.1 引言第34页
    3.2 正交切削模型概述第34-36页
    3.3 汉基应力方程第36-39页
    3.4 金属玻璃在小背吃刀量下的滑移线场模型第39-50页
        3.4.1 模型的基本假设第39页
        3.4.2 滑移线场模型的建立第39-43页
        3.4.3 滑移线切削模型的切削力求解第43-49页
        3.4.4 分流角的计算第49-50页
    3.5 剪切面上的平均温度第50-52页
    3.6 在大背吃刀量下的滑移线场模型第52-56页
        3.6.1 模型的基本假设第52页
        3.6.2 滑移线场模型的建立第52-53页
        3.6.3 滑移线切削模型的切削力求解第53-55页
        3.6.4 剪切角公式的选择第55-56页
    3.7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4章 切削实验及切削模型的验证第57-68页
    4.1 引言第57页
    4.2 实验设计第57-61页
        4.2.1 Vit1型金属玻璃的材料特性第57-59页
        4.2.2 实验装置第59-61页
        4.2.3 实验条件第61页
    4.3 实验结果第61-63页
    4.4 切削模型的验证第63-67页
        4.4.1 小背吃刀量下的非正交滑移线场模型的验证第65-66页
        4.4.2 大背吃刀量下非正交滑移线场模型的验证第66-67页
    4.5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结论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74-75页
致谢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表面织构激光加工及其对自润滑衬垫摩擦学性能影响研究
下一篇:软化及剪胀效应对非晶合金纳米切削力学特性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