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机关在地方治安综合治理中的作用分析--以河南省济源市为例
内容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8-15页 |
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8-10页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4 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第14-15页 |
1 “治理”理论及其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启示 | 第15-21页 |
1.1 “治理”理论的产生背景 | 第15页 |
1.2 “治理”的基本内涵 | 第15-16页 |
1.3 “治理”的基本特征 | 第16页 |
1.4 “治理”与传统政府统治的区别 | 第16-17页 |
1.5 “治理”理论目标 | 第17-19页 |
1.6 “治理”理论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启示 | 第19-21页 |
2 我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发展历程 | 第21-27页 |
2.1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概念及治理原则 | 第21-23页 |
2.2 我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发展历程 | 第23-27页 |
2.2.1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政策的确立时期 | 第23-24页 |
2.2.2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政策的探索实验时期 | 第24-25页 |
2.2.3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政策发展时期 | 第25-27页 |
3 检察机关职能目标分析 | 第27-33页 |
3.1 我国检察机关及其职能的发展 | 第27-30页 |
3.2 检察机关在现行社会综治模式中的作用 | 第30-33页 |
4 “治理”目标与检察职能目标、综治目标的统一性 | 第33-37页 |
4.1 和谐社会是治理理论在社会主义实现的目标 | 第33-34页 |
4.2 检察职能目标与综治目标的统一性阐述 | 第34-37页 |
4.2.1 检察职能目标 | 第34-35页 |
4.2.2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 | 第35-37页 |
5 济源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式分析 | 第37-45页 |
5.1 济源市治安状况特征分析 | 第37页 |
5.2 影响济源市治安状况原因分析 | 第37-38页 |
5.3 济源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式 | 第38-41页 |
5.4 济源市检察院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的作用 | 第41-42页 |
5.5 济源市检察院在治安综合治理中坚持的原则 | 第42-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7页 |
附录 | 第47-50页 |
后记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