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水稻化感抑草作用的功能性状分析

中文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9页
1 前言第10-22页
    1.1 水稻化感作用研究现状第10-16页
        1.1.1 水稻化感种质资源的筛选第10-11页
        1.1.2 水稻化感作用的性状遗传与基因定位第11-13页
        1.1.3 水稻化感作用的遗传生态与发育遗传特性第13页
        1.1.4 水稻化感作用的逆境生理与分子生态特性第13-14页
        1.1.5 水稻化感物质及其作用方式第14-15页
        1.1.6 水稻化感作用的根际生物学特性第15-16页
    1.2 实时定量RT-PCR技术在植物基因表达分析中的应用及其特点第16-18页
        1.2.1 实时定量RT-PCR技术第16-17页
        1.2.2 实时定量RT-PCR技术特点及应用第17-18页
    1.3 T-RFLP技术及土壤微生物遗传多态性研究中的应用与特点第18-20页
        1.3.1 T-RFLP的基本原理第19页
        1.3.2 T-RFLP技术在研究微生物多样性中的应用第19-20页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0-22页
2.材料与方法第22-24页
    2.1 实验材料第22页
    2.2 实验设计第22页
    2.3 实验方法第22-24页
        2.3.1 形态指标的测定第22页
        2.3.2 光合作用参数的测定第22-23页
        2.3.3 N素养分效率分析第23页
        2.3.4 水稻组织总RNA的提取第23页
        2.3.5 痕量基因组DNA的DNase处理第23页
        2.3.6 RNA纯度及完整性鉴定第23页
        2.3.7 反转录反应第23页
        2.3.8 Real Time PCR反应第23页
        2.3.9 土壤总DNA的提取第23页
        2.3.10 16SrRNA的PCR扩增第23页
        2.3.11 PCR产物的纯化第23-24页
        2.3.12 PCR产物酶切第24页
        2.3.13 T-RFLP图谱的产生第24页
        2.3.14 根际土壤微生物类群的获得第24页
        2.3.15 统计分析第24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4-34页
    3.1.不同化感潜力水稻品种对N素胁迫反应的表型可塑性差异第24-25页
    3.2 不同化感潜力水稻品种对低N胁迫的敏感性差异第25页
    3.3 N素处理对不同化感潜力水稻的养分可利用性相关性状的影响第25-26页
    3.4 氮素处理对不同化感潜力水稻光合相关性状的影响第26-28页
    3.5 N素吸收、光合作用及次生代谢相关酶基因的表达差异分析第28-30页
        3.5.1 RNA纯度和完整性分析第28页
        3.5.2 扩增重复性验证第28页
        3.5.3 引物二聚体的检测第28-29页
        3.5.4 N素吸收相关酶的基因OSNrt2与OSAMT1;3,光合关键酶基因rpc,pepc与ss及次生代谢相关酶的基因pal与hmgr的实时定量PCR分析第29-30页
    3.6 不同化感潜力水稻对其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影响的差异分析第30-34页
        3.6.1 土壤微生物总DNA,16S rDNA的扩增产物及其限制性酶切检测第30页
        3.6.2 T-RFLP图谱的建立与供试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分析第30-31页
        3.6.3 不同化感潜力水稻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分析第31-34页
4 讨论第34-39页
    4.1 不同化感潜力水稻应对氮素胁迫的响应性状分析第34-37页
        4.1.1 氮素胁迫条件下不同化感潜力水稻的表型可塑性及敏感性差异分析第34页
        4.1.2 氮素胁迫条件下不同化感潜力水稻与养分可利用性相关功能性状的差异分析第34-35页
        4.1.3 氮素胁迫条件下不同化感潜力水稻与光合作用相关功能性状的差异分析第35页
        4.1.4氮素胁迫条件下不同化感潜力水稻与化学防卫相关功能性状的差异分析第35-37页
    4.2 不同化感潜力水稻对根际微生物结构与功能影响的作用性状分析第37-39页
        4.2.1 不同化感潜力水稻对根际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差异分析第38页
        4.2.2 不同化感潜力水稻根系分泌物影响根际微生物代谢的差异分析第38-39页
        4.2.3 强化感潜力水稻诱导与化感抑草作用相关的微生物的生长第39页
5 结论第39-40页
6 展望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6页
附录第46-54页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第54-55页
致谢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米糠油超临界甲醇条件下制生物柴油
下一篇:辛伐他汀对大鼠骨量及骨髓基质干细胞增殖、分化过程中TGF-β/BMPs、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