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某地再生水厂工程设计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项目背景 | 第10-11页 |
1.1.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 第10-11页 |
1.1.2 项目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再生水工艺技术现状 | 第11-12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第2章 工程概要 | 第14-23页 |
2.1 自然条件 | 第14页 |
2.2 工程设计范围 | 第14-15页 |
2.3 工程规模 | 第15-17页 |
2.3.1 污水量预测前提 | 第15页 |
2.3.2 对污水量进行预测 | 第15-16页 |
2.3.3 确定再生水厂的规模 | 第16-17页 |
2.4 污水水质的确定 | 第17-20页 |
2.4.1 进水水质的确定 | 第17-18页 |
2.4.2 出水水质的确定 | 第18-20页 |
2.5 污水处理程度 | 第20-21页 |
2.6 再生水厂厂址确定 | 第21-23页 |
2.6.1 再生水厂选择的原则 | 第21页 |
2.6.2 再生水厂地理位置 | 第21-23页 |
第3章 再生水厂污水处理工艺方案论证 | 第23-33页 |
3.1 污水处理工艺方案论证 | 第23-27页 |
3.1.1 污水生化处理的可行性 | 第23-24页 |
3.1.2 典型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及其特点 | 第24-26页 |
3.1.3 污水处理工艺方案确定 | 第26-27页 |
3.2 污泥处理工艺论证 | 第27-29页 |
3.2.1 污泥处理目的 | 第27页 |
3.2.2 污泥处理工艺 | 第27页 |
3.2.3 污泥的出路 | 第27-29页 |
3.3 出水消毒工艺方案论证 | 第29-30页 |
3.3.1 尾水消毒处理的必要性 | 第29页 |
3.3.2 消毒方法比较 | 第29-30页 |
3.4 除臭方案论证 | 第30-32页 |
3.5 工艺流程确定 | 第32-33页 |
第4章 再生水厂工程设计 | 第33-55页 |
4.1 再生水厂总体设计 | 第33-35页 |
4.1.1 设计水量 | 第33页 |
4.1.2 进水水质 | 第33页 |
4.1.3 出水水质 | 第33-34页 |
4.1.4 工程方案 | 第34页 |
4.1.5 工艺流程说明 | 第34-35页 |
4.2 再生水厂总图布置 | 第35-38页 |
4.2.1 总平面图布置 | 第35-37页 |
4.2.2 高程布置 | 第37-38页 |
4.2.3 厂区管线布置 | 第38页 |
4.3 生产构筑物工艺设计 | 第38-53页 |
4.3.1 工程主要构建筑物 | 第38-39页 |
4.3.2 粗格栅间及提升泵房 | 第39-40页 |
4.3.3 细格栅间 | 第40-41页 |
4.3.4 曝气沉砂池 | 第41-42页 |
4.3.5 初沉池 | 第42-43页 |
4.3.6 膜格栅间 | 第43页 |
4.3.7 MBR生物池 | 第43-46页 |
4.3.8 MBR膜池及设备间 | 第46-48页 |
4.3.9 臭氧接触池 | 第48-49页 |
4.3.10 鼓风机房 | 第49页 |
4.3.11 加药间 | 第49-50页 |
4.3.12 贮泥池 | 第50-51页 |
4.3.13 污泥脱水机房 | 第51-52页 |
4.3.14 甲醇投加间 | 第52页 |
4.3.15 自备水井 | 第52-53页 |
4.4 除臭设计 | 第53-55页 |
第5章 运行效率分析 | 第55-56页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6-57页 |
6.1 结论 | 第56页 |
6.2 建议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附件 | 第59-63页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