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复丝在线检测技术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页 |
目 录 | 第5-7页 |
第一章 绪 论 | 第7-10页 |
1.1 国内、国外光纤复丝检测概况 | 第8页 |
1.2 激光扫描检测尺寸的国内外状况 | 第8-9页 |
1.3 论文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9-10页 |
第二章 总体技术分析 | 第10-31页 |
2.1 基本原理 | 第10-14页 |
2.2 光学系统分析 | 第14-23页 |
2.2.1 扫描光路 | 第14-16页 |
2.2.2 旋转多面体棱镜分析 | 第16-19页 |
2.2.3 激光束的聚焦设计 | 第19-20页 |
2.2.4 光纤复丝的测量位置 | 第20-21页 |
2.2.5 fθ透镜的要求 | 第21-23页 |
2.2.6 准直物镜的设计 | 第23页 |
2.3 机械结构分析 | 第23-24页 |
2.4 光电转换及数据采集分析 | 第24-31页 |
2.4.1 光电转换元件的选取 | 第24页 |
2.4.2 被测轮廓的识别 | 第24-25页 |
2.4.3 数据的实时采集 | 第25-31页 |
第三章 机械结构设计 | 第31-36页 |
3.1 机械结构设计的要求 | 第31-33页 |
3.2 反射镜的装调机构设计 | 第33-34页 |
3.3 fθ透镜的装调机构 | 第34-35页 |
3.4 准直物镜的装调机构 | 第35-36页 |
第四章 光电转换电路设计 | 第36-41页 |
第五章 控制系统设计 | 第41-54页 |
5.1 ISA数据采集卡设计 | 第43-49页 |
5.1.1 系统机ISA总线简介 | 第43-46页 |
5.1.2 半峰值整形电路设计 | 第46-47页 |
5.1.3 脉冲当量的计算及计数频率的选取 | 第47-49页 |
5.2 AT89C2051与系统机通讯的实现 | 第49-50页 |
5.3 硬件抗干扰措施 | 第50-51页 |
5.4 AT89C2051接口软件设计 | 第51-54页 |
第六章 系统机应用程序设计 | 第54-63页 |
6.1 虚拟设备驱动程序的编制 | 第54-60页 |
6.2 Win32与虚拟设备驱动程序的通信 | 第60-61页 |
6.3 VXD中突发事件的响应机制 | 第61页 |
6.4 数据处理 | 第61-62页 |
6.5 人机接口界面设计 | 第62-63页 |
第七章 误差分析 | 第63-69页 |
7.1 多面体扫描棱镜所带来的离焦问题 | 第64-66页 |
7.2 复丝每个棱上的小圆弧对测量精度的影响 | 第66-69页 |
结论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