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34页 |
1 科学问题 | 第10-11页 |
2 旋回地层学发展简史和理论基础 | 第11-16页 |
2.1 旋回地层学发展简史 | 第11-12页 |
2.2 旋回地层学理论基础 | 第12-16页 |
2.2.1 地球轨道参数 | 第12-14页 |
2.2.2 基本概念和术语 | 第14-16页 |
3 旋回地层学研究方法 | 第16-25页 |
3.1 古气候替代性指标 | 第16-17页 |
3.2 采样 | 第17-18页 |
3.3 数据预处理与旋回分析 | 第18-25页 |
3.3.1 数据预处理 | 第18-20页 |
3.3.2 频谱分析 | 第20页 |
3.3.3 滑动窗口频谱分析和小波分析 | 第20-21页 |
3.3.4 平均频谱误差分析(Average Spectral Misfit) | 第21-22页 |
3.3.5 滤波 | 第22-23页 |
3.3.6 调谐 | 第23-25页 |
4 研究现状 | 第25-34页 |
4.1 古生代旋回地层学研究现状 | 第25-29页 |
4.2 中奥陶统年代地层格架 | 第29-34页 |
4.2.1 大坪阶 | 第30-31页 |
4.2.2 达瑞威尔阶 | 第31-32页 |
4.2.3 年代标尺 | 第32-34页 |
第2章 地质背景和剖面概况 | 第34-40页 |
1 奥陶纪生物大辐射 | 第34-35页 |
2 古地理特征 | 第35-37页 |
3 剖面概况 | 第37-40页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第40-44页 |
1 样品采集 | 第40页 |
2 实验及方法 | 第40-44页 |
第4章 结果 | 第44-57页 |
1 黄泥塘剖面旋回分析 | 第44-50页 |
1.1 深度域频谱分析 | 第44页 |
1.2 平均频谱误差分析(ASM) | 第44-47页 |
1.3 滤波和调谐 | 第47-50页 |
1.4 调幅分析 | 第50页 |
2 常金3井旋回分析 | 第50-57页 |
2.1 深度域频谱分析 | 第51页 |
2.2 平均频谱误差分析(ASM) | 第51-54页 |
2.3 滤波和调谐 | 第54-56页 |
2.4 调幅分析 | 第56-57页 |
第5章 讨论 | 第57-63页 |
1 “浮动”天文年代标尺 | 第57-60页 |
2 黄泥塘剖面中奥陶统底界 | 第60-61页 |
3 米兰科维奇周期及超长天文轨道周期在中奥陶世的地质记录 | 第61-63页 |
第6章 结论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