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1 绪论 | 第15-26页 |
1.1 超短超强激光技术 | 第15-20页 |
1.2 亚周期脉冲旧的理论模型 | 第20-22页 |
1.3 亚周期脉冲新的理论描述 | 第22-25页 |
1.4 小结 | 第25-26页 |
2 超短脉冲与原子相互作用力 | 第26-52页 |
2.1 超短脉冲与原子相互作用力的研究现状 | 第26-34页 |
2.2 亚周期脉冲的物理特性 | 第34-35页 |
2.3 亚周期脉冲与二能级原子的相互作用力 | 第35-41页 |
2.4 少周期脉冲与多能级原子的相互作用力 | 第41-50页 |
2.5 小结 | 第50-52页 |
3 亚周期、单周期脉冲与原子相互作用的量子态控制 | 第52-77页 |
3.1 超短光脉冲与原子作用量子态控制研究现状 | 第52-60页 |
3.2 亚周期和单脉冲与二能级、三能级原子作用中的布居转移 | 第60-71页 |
3.3 亚周期和单脉冲在多能级介质中的布居转移与量子态控制 | 第71-76页 |
3.4 小结 | 第76-77页 |
4 亚周期脉冲在二能级气体介质中的传播 | 第77-93页 |
4.1 超短光脉冲在二能级气体介质中的传播理论 | 第77-84页 |
4.2 亚脉冲在二能级气体介质中的传播特性 | 第84-92页 |
4.3 小结 | 第92-93页 |
5 总结与展望 | 第93-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101页 |
简历 | 第101-102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