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概况论文--中国论文

长株潭区域高等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20页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第9-11页
        1.1.1 选题背景第9-10页
        1.1.2 选题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1-18页
        1.2.1 国外研究综述第11-14页
        1.2.2 国内研究综述第14-18页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8-20页
        1.3.1 研究逻辑思路第18页
        1.3.2 主要研究方法第18-20页
第2章 长株潭区域高等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相关概念第20-26页
    2.1 高等教育信息资源的内涵与分类第20-23页
        2.1.1 高等教育信息资源的内涵第20-21页
        2.1.2 高等教育信息资源的分类第21-22页
        2.1.3 高等教育信息资源的特征第22-23页
    2.2 高等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内涵及特点第23-26页
        2.2.1 高等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内涵第23-24页
        2.2.2 高等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实现层次第24-25页
        2.2.3 高等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特点第25-26页
第3章 长株潭区域高等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现状分析第26-40页
    3.1 长株潭区域高等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现有成就分析第26-33页
        3.1.1 基础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与共享略有收获第26-28页
        3.1.2 多媒体与远程教育信息资源建设与共享初具规模第28-30页
        3.1.3 科学研究信息资源建设与共享初见成效第30-33页
    3.2 长株潭区域高等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存在的制约因素第33-40页
        3.2.1 宏观上,高等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统筹欠协调第34-36页
        3.2.2 中观上,高等教育校际信息网络建设欠优化第36-38页
        3.2.3 微观上,共建共享的主体与客体自身欠完善第38-40页
第4章 长株潭区域高等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实现途径第40-48页
    4.1 规划高等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顶层设计第40-42页
        4.1.1 建立有关共建共享的法规政策保障第40-41页
        4.1.2 规划共建共享科学策略及合理模式第41页
        4.1.3 加强共建共享活动统一领导和管理第41-42页
    4.2 建立高等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运行机制第42-44页
        4.2.1 协调与平衡不同的共建共享主体第42-43页
        4.2.2 分类与规范共建共享的内容客体第43页
        4.2.3 技术支撑和安全保障共建共享活动第43-44页
    4.3 加强各级资源中心建设以及共享平台的研发第44-48页
        4.3.1 加强各类信息资源的各级建设第44-46页
        4.3.2 加大资源共享平台的统一建立第46-48页
结论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4页
致谢第54-5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中的政府职能研究
下一篇:有效的政府治理:基于增强政府公信力视角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