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英文摘要 | 第5页 |
1 概述 | 第9-18页 |
1.1 前言 | 第9页 |
1.2 可穿戴计算机简介 | 第9-11页 |
1.3 可穿戴计算机发展与现状 | 第11页 |
1.4 可穿戴计算机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1.5 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12-13页 |
1.5.1 国际状况 | 第12-13页 |
1.5.2 国内状况 | 第13页 |
1.6 课题的提出 | 第13-15页 |
1.7 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1.8 本文所做的工作 | 第16-18页 |
2 无线通信网络概述 | 第18-27页 |
2.1 无线通信网络的发展 | 第18-19页 |
2.2 无线通信网络现状 | 第19-22页 |
2.3 现有无线通信技术简介 | 第22-27页 |
2.3.1 短波通信 | 第22-23页 |
2.3.2 超短波通信 | 第23页 |
2.3.3 微波通信 | 第23-27页 |
3 可穿戴计算机无线通信模块解决方案的设计 | 第27-38页 |
3.1 前言 | 第27页 |
3.2 可穿戴计算机对于无线通信模块的需求分析 | 第27-30页 |
3.3 可穿戴计算机无线通信模块功能需求 | 第30-31页 |
3.4 可穿戴计算机无线通信模块解决方案设计 | 第31-34页 |
3.4.1 无线网络通信技术的分析 | 第31-32页 |
3.4.2 无线网络通信设备的选型 | 第32-33页 |
3.4.3 无线网络通信设备与可穿戴计算机的连接 | 第33-34页 |
3.4.4 无线网络通信设备电源的解决方案 | 第34页 |
3.5 可穿戴计算机无线通信模块的组网方案 | 第34-37页 |
3.5.1 无线通信网络基本结构 | 第34-35页 |
3.5.2 无线通信模块基础上建立的组网模式 | 第35-37页 |
3.6 无线网络通信设备性能测试 | 第37-38页 |
4 可穿戴计算机组网技术的研究 | 第38-60页 |
4.1 概述 | 第38-39页 |
4.2 无线自组网的概念 | 第39-40页 |
4.3 无线自组网的特点 | 第40-41页 |
4.4 无线自组网协议的结构体系 | 第41-46页 |
4.4.1 自组网网络层协议 | 第42页 |
4.4.2 自组网单目标路由协议 | 第42-43页 |
4.4.3 自组网多目标路由协议 | 第43-44页 |
4.4.4 自组网与其他网络互联以及对移动IP协议的支持 | 第44-45页 |
4.4.5 自组网对QoS的支持 | 第45-46页 |
4.4.6 自组网的路由安全 | 第46页 |
4.5 无线自组网路由协议的分析 | 第46-50页 |
4.5.1 先应式路由选择算法 | 第47-48页 |
4.5.2 后应式路由选择算法 | 第48-50页 |
4.5.3 混合式路由选择算法 | 第50页 |
4.6 无线自组网路由协议性能比较 | 第50-54页 |
4.6.1 路由协议实现机制比较 | 第50-52页 |
4.6.2 路由协议仿真比较 | 第52-53页 |
4.6.3 结论 | 第53-54页 |
4.7 一种适用于可穿戴计算机的混合型自组网路由协议设计 | 第54-60页 |
4.7.1 基于拓扑结构变化程度的混合路由策略 | 第55页 |
4.7.2 基于无线信道状态的路由选择尺度 | 第55-56页 |
4.7.3 LSR路由协议框架 | 第56-60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60-62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60页 |
5.2 后继研究工作的展望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