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引言 | 第6-7页 |
第一章 我国刑法集资诈骗罪概述 | 第7-12页 |
一、我国关于集资诈骗罪的立法概述 | 第7-8页 |
二、集资诈骗罪概念及其犯罪构成 | 第8-10页 |
(一) 犯罪客体 | 第8-9页 |
(二) 犯罪的客观方面 | 第9页 |
(三) 犯罪主体 | 第9-10页 |
(四) 犯罪的主观方面 | 第10页 |
三、刑法设定集资诈骗罪的意义 | 第10-12页 |
(一) 维护国家金融管理秩序,保证经济健康有序运行 | 第10-11页 |
(二) 维护民间集资活动合法有序,保护集资人合法权益 | 第11页 |
(三) 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 | 第11-12页 |
第二章 集资诈骗罪主观方面的认定 | 第12-18页 |
一、“非法占有目的”的内容 | 第12-13页 |
二、“非法占有目的”的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一) 非法占有目的具有区分罪与非罪的功能 | 第13-14页 |
(二) 非法占有目的具有区此罪与彼罪的功能 | 第14页 |
三、司法实践中“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 | 第14-18页 |
第三章 集资诈骗罪客观方面的认定 | 第18-24页 |
一、“诈骗方法”的认定 | 第18-19页 |
二、“非法集资”的认定 | 第19-21页 |
(一) 集资行为的界定 | 第19-20页 |
(二) 集资的非法性认定 | 第20-21页 |
三、“犯罪数额”的界定 | 第21-24页 |
结论 | 第24-25页 |
参考文献 | 第25-26页 |
致谢 | 第2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