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11-12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2-15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5-23页 |
2.1 国外相关文献 | 第15-17页 |
2.2 国内相关文献 | 第17-20页 |
2.3 对已有研究的评价总结 | 第20-23页 |
3 理论基础 | 第23-29页 |
3.1 概念界定 | 第23-25页 |
3.1.1 风险投资 | 第23-24页 |
3.1.2 IPO效应 | 第24-25页 |
3.2 风险投资的相关理论 | 第25-26页 |
3.2.1 认证监督理论 | 第25-26页 |
3.2.2 逐名效应/逆向选择理论 | 第26页 |
3.3 IPO效应的相关理论 | 第26-28页 |
3.3.1 盈余管理理论 | 第26-27页 |
3.3.2 机会窗口理论 | 第27页 |
3.3.3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7-28页 |
3.4 理论基础在研究中的借鉴意义 | 第28-29页 |
4 研究设计 | 第29-41页 |
4.1 研究假设 | 第29-33页 |
4.1.1 风险投资的参与与创业板企业 IPO效应的关系 | 第29页 |
4.1.2 风险投资的具体属性与创业板企业 IPO效应的关系 | 第29-33页 |
4.2 研究样本与数据来源 | 第33页 |
4.3 变量选择 | 第33-38页 |
4.3.1 被解释变量 | 第33-36页 |
4.3.2 解释变量 | 第36-37页 |
4.3.3 控制变量 | 第37-38页 |
4.4 比较研究设计 | 第38-39页 |
4.5 回归模型设计 | 第39-41页 |
5 实证研究及结果分析 | 第41-73页 |
5.1 描述性统计 | 第41-54页 |
5.1.1 风险投资在创业板企业中的基本情况 | 第41-43页 |
5.1.2 创业板企业的业绩变动情况 | 第43-54页 |
5.2 显著性检验 | 第54-63页 |
5.2.1 创业板 IPO效应的存在性检验 | 第55-59页 |
5.2.2 风险投资对 IPO效应影响的显著性检验 | 第59-63页 |
5.3 回归分析 | 第63-73页 |
5.3.1 风险投资的参与对创业板企业 IPO效应影响的回归分析 | 第64-66页 |
5.3.2 风险投资的属性对创业板企业 IPO效应影响的回归分析 | 第66-73页 |
6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73-79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73-74页 |
6.2 建议措施 | 第74-76页 |
6.2.1 加强我国创业板企业自身建设 | 第74-75页 |
6.2.2 完善我国风险投资体系 | 第75-76页 |
6.2.3 改进我国创业板运行机制 | 第76页 |
6.3 本文局限性及展望 | 第76-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附录 | 第83-93页 |
致谢 | 第93-9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