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术语与略语表 | 第10-11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1-20页 |
1.1 植物源农药研究 | 第11-13页 |
1.1.1 植物抑菌活性研究 | 第11-12页 |
1.1.2 植物源农药与化学农药的复配增效作用 | 第12-13页 |
1.2 我国农药制剂研究概况 | 第13-14页 |
1.3 水乳剂简介 | 第14-15页 |
1.3.1 水乳剂的概念 | 第14页 |
1.3.2 我国农药水乳剂的发展现状 | 第14-15页 |
1.3.3 农药水乳剂的形成 | 第15页 |
1.4 竹类资源及其研究进展 | 第15-20页 |
1.4.1 竹类资源利用现状 | 第16-17页 |
1.4.2 竹叶生物活性及生理功效 | 第17-18页 |
1.4.3 竹叶的有效成分 | 第18-20页 |
2 引言 | 第20-21页 |
3 材料与方法 | 第21-29页 |
3.1 实验材料 | 第21-22页 |
3.1.1 供试菌种 | 第21页 |
3.1.2 供试植物 | 第21页 |
3.1.3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1页 |
3.1.4 供试药剂 | 第21页 |
3.1.5 乳化剂种类 | 第21-22页 |
3.1.6 其他助剂 | 第22页 |
3.2 试验方法 | 第22-29页 |
3.2.1 毛竹提取物的制备 | 第22-23页 |
3.2.2 菌活性的测定(生长速率法) | 第23页 |
3.2.3 混剂联合毒力的评价 | 第23-24页 |
3.2.4 毛竹提取物水乳剂的研发 | 第24-25页 |
3.2.4.1 溶剂的选择 | 第24页 |
3.2.4.2 乳化剂的筛选及用量的确定 | 第24-25页 |
3.2.4.3 其他助剂的筛选 | 第25页 |
3.2.4.4 配方的确定 | 第25页 |
3.2.5 制剂主要理化性能指标的测定 | 第25-27页 |
3.2.5.1 热贮稳定性试验 | 第25页 |
3.2.5.2 低温稳定性试验 | 第25-26页 |
3.2.5.3 冻熔稳定性试验 | 第26页 |
3.2.5.4 稀释稳定性试验 | 第26页 |
3.2.5.5 倾倒性试验 | 第26-27页 |
3.2.5.6 持久起泡性试验 | 第27页 |
3.2.6 田间药效试验 | 第27-29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9-47页 |
4.1 不同提取温度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抑菌活性 | 第29页 |
4.2 毛竹提取物提取率的优化 | 第29-30页 |
4.3 毛竹提取物制剂的研制 | 第30-36页 |
4.3.1 溶剂的选择 | 第30-31页 |
4.3.2 乳化剂的筛选 | 第31-34页 |
4.3.2.1 乳化剂的初步筛选 | 第31-32页 |
4.3.2.2 乳化剂的复配及用量的确定 | 第32-34页 |
4.3.3 抗冻剂的筛选 | 第34页 |
4.3.4 其他助剂的筛选 | 第34-35页 |
4.3.5 毛竹提取物水乳剂(10%)配方的确定 | 第35-36页 |
4.4 10%毛竹提取物水乳剂性能指标的测定 | 第36-37页 |
4.4.1 水乳剂有效成分热贮、冷贮稳定性 | 第36页 |
4.4.2 冻熔、稀释稳定性和持久起泡性 | 第36页 |
4.4.3 水乳剂倾倒性 | 第36-37页 |
4.5 毛竹提取物和醚菌酯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抑制作用 | 第37-40页 |
4.5.1 毛竹提取物和醚菌酯单剂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抑制作用 | 第37-38页 |
4.5.2 毛竹提取物和醚菌酯混配对小麦赤霉病的抑制作用 | 第38-40页 |
4.6 毛竹提取物与醚菌酯复配制剂的研制 | 第40-44页 |
4.6.1 乳化剂的选择 | 第40-42页 |
4.6.1.1 乳化剂的初步筛选 | 第40页 |
4.6.1.2 乳化剂的复配及用量的确定 | 第40-42页 |
4.6.2 其他助剂的筛选 | 第42-43页 |
4.6.3 毛竹提取物·醚菌酯(15:1)水乳剂配方的确定 | 第43-44页 |
4.7 10.7%毛竹提取物·醚菌酯(15:1)水乳剂性能指标的测定 | 第44-45页 |
4.7.1 水乳剂有效成分热贮、冷贮稳定性 | 第44页 |
4.7.2 冻熔、稀释稳定性及持久起泡性 | 第44页 |
4.7.3 水乳剂倾倒性 | 第44-45页 |
4.8 田间药效试验 | 第45-47页 |
5 讨论 | 第47-50页 |
5.1 毛竹提取物的抑菌活性 | 第47页 |
5.2 毛竹提取物对化学农药的增效作用 | 第47页 |
5.3 水乳剂的加工 | 第47-48页 |
5.4 制剂的田间药效 | 第48页 |
5.5 毛竹提取物的应用前景 | 第48-50页 |
6 结论 | 第50-52页 |
6.1 毛竹提取物提取条件的优化 | 第50页 |
6.2 毛竹提取物水乳剂的研发 | 第50页 |
6.3 毛竹提取物与醚菌酯的复配增效作用 | 第50页 |
6.4 毛竹提取物与醚菌酯复配水乳剂的研发 | 第50-51页 |
6.5 田间药效试验效果评价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8页 |
附图 | 第58-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作者简介 | 第62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