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金属元素的无机化合物化学工业论文--第Ⅰ族金属元素的无机化合物论文--碱金属(ⅠA族)元素的无机化合物论文

Dy等金属元素掺杂钛酸锂(Li4Ti5O12)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1-16页
    1.1 锂离子负极材料的分类第11-12页
    1.2 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第12页
    1.3 Li_4Ti_5O_(12)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第12-15页
        1.3.1 Li_4Ti_5O_(12)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第12-14页
        1.3.2 Li_4Ti_5O_(12)负极材料的改性探究第14-15页
    1.4 本论文的实验安排第15-16页
2 不同条件下制备Li_4Ti_5O_(12)材料性能的研究第16-25页
    2.1 前言第16-17页
    2.2 实验部分第17-18页
        2.2.1 化学试剂第17页
        2.2.2 Li_4Ti_5O_(12)负极材料的制备第17页
        2.2.3 锂离子电池组装第17-18页
        2.2.4 材料分析第18页
    2.3 结果分析和讨论第18-24页
        2.3.1 不同Li的含量对Li_4Ti_5O_(12)材料的影响第18-22页
        2.3.2 不同Li源对合成Li_4Ti_5O_(12)材料的影响第22-24页
    2.4 结论第24-25页
3 Dy掺杂对Li_4Ti_5O_(12)负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25-36页
    3.1 前言第25页
    3.2 实验部分第25-27页
        3.2.1 化学试剂与仪器第25-26页
        3.2.2 Dy离子掺杂Li_4Ti_5O_(12)负极材料的制备第26页
        3.2.3 电池的组装第26页
        3.2.4 材料分析第26-27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27-34页
        3.3.1 三种样品红外光谱分析第27-28页
        3.3.2 三种样品的XRD分析第28页
        3.3.3 三种样品的SEM分析第28-29页
        3.3.4 电池循环伏安曲线分析第29-30页
        3.3.5 电池首次充放电曲线图第30-31页
        3.3.6 电池放电比容量循环图第31-32页
        3.3.7 电池倍率放电循环图第32-33页
        3.3.8 电池阻抗分析第33-34页
        3.3.9 三种样品能谱分析第34页
    3.4 结论第34-36页
4 掺杂SnCl_4·5H_2O对Li_4Ti_5O_(12)负极材料的改性研究第36-47页
    4.1 前言第36页
    4.2 实验第36-38页
        4.2.1 化学试剂与仪器第36页
        4.2.2 SnCl_4·5H_2O掺杂Li_4Ti_5O_(12)负极材料的制备第36-37页
        4.2.3 电池的组装第37页
        4.2.4 材料分析第37-38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38-46页
        4.3.1 四种样品红外光谱分析第38-39页
        4.3.2 四种样品的XRD分析第39-40页
        4.3.3 四种样品的SEM分析第40-41页
        4.3.4 电池循环伏安曲线分析第41-42页
        4.3.5 电池首次充放电曲线图第42-43页
        4.3.6 电池放电比容量循环图第43-44页
        4.3.7 电池倍率放电循环图第44-45页
        4.3.8 电池阻抗分析第45页
        4.3.9 四种样品能谱分析第45-46页
    4.4 结论第46-47页
5 不同Ti含量及不同铁源对制备的锂铁氧化物负极材料的研究第47-63页
    5.1 前言第47页
    5.2 实验第47-49页
        5.2.1 化学试剂与仪器第47-48页
        5.2.2 负极材料的制备第48页
        5.2.3 电池的组装第48页
        5.2.4 材料分析第48-49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49-62页
        5.3.1 不同钛含量对制备锂铁氧化物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49-57页
        5.3.2 不同铁源对锂铁氧化物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57-62页
    5.4 总结第62-63页
结论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72页
致谢第72-7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钢铁企业条码签打印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下一篇:信息安全技术在电子政务内网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