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婚姻法律效力及防范对策研究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引言 | 第10-11页 | 
| 一、虚假婚姻概述 | 第11-13页 | 
| (一) 虚假婚姻的概念、特点及要件 | 第11-12页 | 
| 1. 虚假婚姻的概念 | 第11页 | 
| 2. 虚假婚姻的特点 | 第11页 | 
| 3. 虚假婚姻的要件 | 第11-12页 | 
| (二) 虚假婚姻与欺诈婚姻的比较 | 第12-13页 | 
| 二、虚假婚姻的目的和法律风险 | 第13-17页 | 
| (一) 虚假婚姻的目的 | 第13-15页 | 
| 1. 假结婚的目的 | 第13-14页 | 
| 2. 假离婚的目的 | 第14-15页 | 
| (二) 虚假婚姻的法律风险 | 第15-17页 | 
| 1. 人身权益方面的法律风险 | 第15页 | 
| 2. 财产权益方面的法律风险 | 第15-16页 | 
| 3. 子女抚养方面的法律风险 | 第16-17页 | 
| 三、关于虚假婚姻法律效力的争议 | 第17-20页 | 
| (一) 国内关于婚姻效力的规定 | 第17-18页 | 
| 1. 婚姻效力的构成要件 | 第17页 | 
| 2. 无效婚姻及可撤销婚姻 | 第17-18页 | 
| 3. 我国司法实践中对虚假婚姻的认定 | 第18页 | 
| (二) 国内学术界关于虚假婚姻法律效力的不同观点 | 第18-20页 | 
| 1. 无效说 | 第19页 | 
| 2. 可撤销说 | 第19页 | 
| 3. 有效说 | 第19-20页 | 
| (三) 本文关于虚假婚姻法律效力的看法 | 第20页 | 
| 四、国外相关制度经验借鉴 | 第20-22页 | 
| (一) 国外防范虚假结婚经验借鉴 | 第21-22页 | 
| 1. 婚姻行为的成立以结婚公告为前提 | 第21页 | 
| 2. 在合理审查期内充分审查结婚申请 | 第21-22页 | 
| (二) 国外防范虚假离婚经验借鉴 | 第22页 | 
| 五、防范我国虚假婚姻的立法设想 | 第22-26页 | 
| (一) 针对虚假结婚现象的对策 | 第24页 | 
| 1. 设立结婚登记合理审查期制度 | 第24页 | 
| 2. 设立结婚的实质审查制度 | 第24页 | 
| (二) 针对虚假离婚现象的对策 | 第24-26页 | 
| 1. 规定婚后申请离婚的最短期限 | 第24-25页 | 
| 2. 设立离婚考虑期制度 | 第25页 | 
| 3. 设立协议离婚的实质审查制度 | 第25-26页 | 
| 结论 | 第26-28页 | 
| 参考文献 | 第28-31页 | 
| 致谢 | 第31-32页 | 
| 研究生履历 | 第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