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苍山地质公园石门关景区旅游地质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研究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6页 |
| 1.1 课题的选择 | 第10-13页 |
| 1.2 地质公园研究现状及旅游地质资源分类 | 第13-23页 |
| 1.2.1 地质公园发展及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 1.2.2 旅游地质资源分类 | 第18-23页 |
|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3页 |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3-25页 |
| 1.5 创新点 | 第25-26页 |
| 第二章 大理苍山地质公园概况 | 第26-42页 |
| 2.1 历史沿革 | 第26-28页 |
| 2.2 自然地理概况 | 第28-29页 |
| 2.2.1 位置与面积 | 第28-29页 |
| 2.2.2 气候与水文 | 第29页 |
| 2.2.3 土壤 | 第29页 |
| 2.3 地质地貌 | 第29-34页 |
| 2.3.1 岩石与地层 | 第31-33页 |
| 2.3.2 地质演化 | 第33-34页 |
| 2.4 生物生态特征 | 第34-38页 |
| 2.4.1 苍山动物 | 第34-35页 |
| 2.4.2 苍山植物 | 第35-38页 |
| 2.5 自然景观 | 第38-41页 |
| 2.6 社会人文 | 第41-42页 |
| 2.6.1 交通 | 第41页 |
| 2.6.2 社区人口 | 第41页 |
| 2.6.3 人文历史和民族文化 | 第41页 |
| 2.6.4 产业经济 | 第41-42页 |
| 第三章 大理苍山地质公园石门关景区概况 | 第42-53页 |
| 3.1 历史沿革 | 第42页 |
| 3.2 自然地理概况 | 第42-44页 |
| 3.2.1 位置与面积 | 第42-43页 |
| 3.2.2 气候与水文 | 第43-44页 |
| 3.2.3 土壤 | 第44页 |
| 3.3 地质地貌 | 第44-48页 |
| 3.3.1 岩石与地层 | 第46-47页 |
| 3.3.2. 地貌类型 | 第47-48页 |
| 3.4 生物生态特征 | 第48-49页 |
| 3.5 石门关景区社会人文 | 第49-53页 |
| 3.5.1 交通 | 第49-50页 |
| 3.5.2 石门关景区的人口分布 | 第50页 |
| 3.5.3 石门关景区的人文历史和文化遗存 | 第50-51页 |
| 3.5.4 石门关景区的产业经济 | 第51-53页 |
| 第四章 石门关景区旅游地质资源 | 第53-73页 |
| 4.1 石门关景区旅游资源 | 第53-56页 |
| 4.2 石门关景区旅游地质资源 | 第56-62页 |
| 4.3 石门关旅游资源及主要景点 | 第62-73页 |
| 第五章 石门关景区旅游地质资源的开发利用 | 第73-89页 |
| 5.1 石门关景区旅游地质资源开发现状 | 第73-74页 |
| 5.2 石门关景区主要存在的问题 | 第74-76页 |
| 5.3 石门关景区旅游地质资源开发利用战略规划 | 第76-86页 |
| 5.3.1 游路系统建设 | 第76-81页 |
| 5.3.2 基础设施 | 第81页 |
| 5.3.3 游览服务设施 | 第81-82页 |
| 5.3.4 旅游安全 | 第82页 |
| 5.3.5 卫生 | 第82-83页 |
| 5.3.6 通讯服务 | 第83-84页 |
| 5.3.7 旅游购物 | 第84页 |
| 5.3.8 经营管理 | 第84-85页 |
| 5.3.9 资源和环境的保护 | 第85页 |
| 5.3.10 市场吸引力 | 第85-86页 |
| 5.3.11 社区参与 | 第86页 |
| 5.3.12 周边联动 | 第86页 |
| 5.4 保护管理措施 | 第86-89页 |
| 结语 | 第89-90页 |
| 致谢 | 第90-92页 |
| 参考文献 | 第92-95页 |
| 附录 | 第95页 |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