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滨海开发区海港物流园排涝工程研究
摘要 | 第9-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6页 |
1.1.1 我国城市排涝现状 | 第12-13页 |
1.1.2 潍坊滨海开发区防洪排涝普遍问题 | 第13-14页 |
1.1.3 选题背景 | 第14-16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1.2.1 国外防洪排涝经验与启示 | 第16-18页 |
1.2.2 国内防洪排涝进步与发展 | 第18-20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页 |
1.4 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20-22页 |
第2章 工程区域规划及现状条件分析 | 第22-31页 |
2.1 工程区域规划条件 | 第22-25页 |
2.1.1 用地布局 | 第22-23页 |
2.1.2 道路交通 | 第23页 |
2.1.3 雨水工程 | 第23-24页 |
2.1.4 防洪排涝 | 第24-25页 |
2.2 工程区域现状条件 | 第25-30页 |
2.2.1 地形地貌 | 第25-26页 |
2.2.2 道路交通 | 第26页 |
2.2.3 防洪排水 | 第26-27页 |
2.2.4 气象及水文 | 第27-28页 |
2.2.5 地质 | 第28-30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排涝方案的提出 | 第31-42页 |
3.1 排涝范围 | 第31页 |
3.2 排水体制 | 第31-34页 |
3.2.1 排水体制分类 | 第32-33页 |
3.2.2 排水体制选择 | 第33-34页 |
3.3 排涝方案 | 第34-36页 |
3.3.1 排涝模式分类 | 第34-35页 |
3.3.2 排涝模式选择 | 第35页 |
3.3.3 排涝可选方案 | 第35-36页 |
3.4 重现期匹配 | 第36-41页 |
3.4.1 排涝体系构成与特点 | 第36-37页 |
3.4.2 城市排水与排涝系统的异同性 | 第37-38页 |
3.4.3 城市排涝与排水标准的匹配衔接 | 第38-4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4章 场地高程计算 | 第42-49页 |
4.1 场地高程计算模型 | 第42-43页 |
4.2 圩区排涝方案场地高程 | 第43-45页 |
4.2.1 水系底高程 | 第43页 |
4.2.2 水系水深 | 第43-44页 |
4.2.3 调蓄后水系水面高程 | 第44页 |
4.2.4 水系常水位高程 | 第44页 |
4.2.5 场地高程计算 | 第44-45页 |
4.3 自流排涝方案场地高程 | 第45-48页 |
4.3.1 潮位分析 | 第45-46页 |
4.3.2 弥河河道设计参数 | 第46-47页 |
4.3.3 园区常水位分析 | 第47页 |
4.3.4 场地高程推算 | 第47-4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5章 排涝方案的确定 | 第49-57页 |
5.1 土方估算 | 第49-50页 |
5.1.1 圩区排涝方案土方估算 | 第49-50页 |
5.1.2 自流排涝方案土方估算 | 第50页 |
5.2 泵站估算 | 第50-53页 |
5.2.1 排涝标准 | 第50-51页 |
5.2.2 排涝流量 | 第51-52页 |
5.2.3 排涝泵站 | 第52-53页 |
5.3 排涝方案比选 | 第53页 |
5.4 排涝方案实施注意事项 | 第53-54页 |
5.5 排涝工程管理与维护 | 第54页 |
5.6 工程实施现状与效果 | 第54-56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 第57-60页 |
6.1 结论 | 第57-58页 |
6.2 展望 | 第58-60页 |
附图:推荐排涝方案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附表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