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内科学论文--心脏、血管(循环系)疾病论文--血压异常论文--高血压论文

高血压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易损斑块的力学分析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引言第11-13页
第1章 临床研究第13-34页
    1.1 对象与方法第13-15页
        1.1.1 研究对象第13-14页
        1.1.2 研究方法与步骤第14页
        1.1.3 统计分析方法第14页
        1.1.4 质量控制第14-15页
    1.2 结果第15-23页
        1.2.1 病例组与对照组斑块形成患者的一般情况分析第15-16页
        1.2.2 病例组和对照组不同病程患者的斑块检出情况第16-18页
        1.2.3 病例组与对照组低/中低回声斑块的稳定性比较第18-19页
        1.2.4 病例组与对照组混合回声斑块的稳定性比较第19-20页
        1.2.5 混合回声及低/中低回声斑块自身各对应点的比较第20-21页
        1.2.6 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第21-23页
    1.3 讨论第23-30页
        1.3.1 高血压、脑梗死的流行病学研究第23-25页
        1.3.2 颈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脑梗死的关联第25页
        1.3.3 易损斑块的相关研究第25-27页
        1.3.4 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的临床应用进展第27-28页
        1.3.5 本研究结果分析第28-30页
    1.4 结论第30页
    1.5 不足与展望第30页
    参考文献第30-34页
第2章 综述 高血压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情况对临床的指导意义第34-48页
    2.1 血压分级第35页
    2.2 流行病学第35页
    2.3 高血压的病因第35-36页
        2.3.1 遗传因素第35-36页
        2.3.2 环境因素第36页
        2.3.3 其他因素第36页
    2.4 发病机制第36-37页
    2.5 高血压的病理第37页
    2.6 高血压病并发症第37-38页
    2.7 超声技术在评估斑块稳定性方面的应用第38-43页
        2.7.1 二维灰阶、超声多普勒第38-40页
        2.7.2 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第40页
        2.7.3 背向散射积分(integrated backscatter,IBS)第40-41页
        2.7.4 血管内超声第41页
        2.7.5 弹性成像技术第41-42页
        2.7.6 速度向量技术(VVI)第42-43页
    2.8 脑梗死的病理生理过程第43-44页
    2.9 总结与展望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8页
结论第48-49页
附录A 调查表第49-51页
附录B 附图第51-52页
致谢第52-53页
导师简介第53-54页
作者简介第54-55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河北某地区ORP9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下一篇:CT低剂量联合迭代算法对尿路结石成分的分析